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杭州:新動能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

  • 發佈時間:2016-04-06 05:58:4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開欄的話 當前,化解經濟下行壓力,急需加快經濟增長新舊動能更替。杭州市通過加快發展以資訊經濟為引領的新興産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培育經濟增長動能,取得了增長速度和效益“雙提升”的可喜成績。本報從今日起開設“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杭州調研行”專欄,從新興産業發展、傳統産業改造提升、綠色發展、政府精準服務等4個方面探尋杭州經濟增長動力,以期能夠對各地正在進行的改革和轉型實踐提供啟示。

  春天的杭州,百花爭艷。一連串亮麗的經濟數據,也襯托出杭州經濟濃濃的春意。

  2015年,杭州市國內生産總值達10053億元,成為全國第10個萬億級城市。GDP增速時隔三年重返兩位數,達10.2%,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分別高於全國、全省3.3個和2.2個百分點,居浙江省第一、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第二;

  2015年,全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7%,而杭州市出口增長3.98%,明顯高於浙江省和全國出口增速。今年1月份,在全國和浙江省外貿進出口“雙降”的情況下,杭州市外貿實現“開門紅”,進出口均實現正增長,其中出口增長10.3%,是全省唯一實現兩位數增長的城市;

  目前,杭州三次産業結構為2.9:38.9:58.2,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已接近發達國家60%的平均水準,對GDP的貢獻率達74.6%;

  ……

  在宏觀環境錯綜複雜、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杭州經濟何以做到增速加快,質效提升?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給出的答案是:“讓創新驅動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主引擎。”

  聚集“一號工程” 資訊經濟唱主角

  總部位於杭州高新區(濱江)的海康威視是全球視頻監控最大供應商,列全球數字安防産業第一位。自成立以來,公司依託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完善的産品開發體系和日漸增強的國內外行銷網路,以及一體化的行業解決方案能力,在國內及海外市場均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2015年,海康威視營業收入253.28億元,同比增長46.97%;凈利潤58.43億元,同比增長25.23%。

  在杭州,資訊經濟已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和引領産業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據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曉暉介紹,在經濟增長動能減弱、增長勢頭乏力的大背景下,2014年杭州提出了以發展資訊經濟、推動智慧應用為主要內容的“一號工程”,推進産業智慧化、智慧産業化。

  “一號工程”聚集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網際網路+”創新創業中心,紮實推進國際電子商務、全國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産業、網際網路金融、智慧物流、數字內容中心建設,培育萬億級資訊經濟産業集群。

  並以“七大應用”為亮點,推動“智慧杭州”建設。在智慧政務、城管、交通、醫療、旅遊、網上産品品質監管等領域,培育形成一批智慧應用亮點和杭州特色的智慧應用商業模式,推動智慧産業發展。

  目前,以“一號工程”為統領,杭州市已形成了完整的資訊經濟工作推進機制。包括:加快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建設;紮實推進以西溪谷、傳感谷、雲谷和雲棲小鎮、夢想小鎮、矽谷小鎮、基金小鎮等“三谷九鎮”為代表,以産業鏈和産業生態為核心的新型産業發展平臺建設。如雲棲小鎮已有各類涉雲企業200多家,已初步形成“雲基礎+平臺+基礎創新+基金+人才”的産業生態。

  同時,杭州重點推進與阿里巴巴、富士康、比亞迪、國千計劃團隊的戰略合作,發揮平臺型企業作用。杭州市把阿里巴巴作為發展資訊經濟的發動機和播種機,將杭州與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聚焦到實施雲計算大數據、電子商務、“網際網路+”等領域的27個重點項目;把富士康舉集團之力在杭州建設的“淘富成真”項目,作為推進全市製造業“網際網路+”轉型發展的示範和樣板;把比亞迪在杭州佈局的新能源汽車項目,作為緊抓新興産業發展的切入點和支撐點,搶抓萬億級汽車智慧化和網路化機遇。

  在推進“一號工程”過程中,杭州還基本建成了統計、考核、法律、人才、政策等5大制度保障體系。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資訊經濟12大産業分類統計體系,率先制定實施地方性法規《杭州市智慧經濟促進條例》,制定出臺了人才新政27條,市級層面設立了20億元的資訊經濟産業投資基金。

  2014年和2015年,杭州資訊經濟增加值增幅均為同期GDP增幅的兩倍以上。2015年,全市實現資訊經濟主營業務收入5247億元,增長25.2%;資訊經濟增加值2313.85億元,增長25%,佔全市GDP的比重由2014年的18%上升到23%,全市資訊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據《杭州市資訊經濟智慧應用總體規劃(2015—2020)》,到2020年,杭州資訊經濟産業增加值力爭達到3805億元。

  “軟”“硬”兼顧 新興産業齊頭並進

  在美麗的西溪濕地一角,華策影視的青年創意工作者們正在鳥語花香的環境中研發明星與影迷互動的新模式。這家“中國電視劇第一股”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文化+”帶來的機遇,2015年營業收入達到26.46億元,同比增長38.1%,利潤總額6.23億元,同比增長19.4%。

  除了華策影視,杭州還有宋城演藝、“中國數字電視內容原創第一股”華數傳媒、“中國民營廣告第一股”思美傳媒、“中國網吧服務軟體第一股”順網科技以及“工業設計第一股”瑞德設計等一批龍頭企業。文化創意産業快速發展,成為杭州經濟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的生力軍。“十二五”期間,全市文創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高於GDP增速7.74個百分點。2015年,全市文創産業實現增加值2232.14億元,同比增長20.4%,佔全市GDP比重達22.2%。

  除了發展“軟體”,杭州在“硬體”上也下了大功夫。近年來,杭州加大創新投入,反映城市創新水準的全社會R&D經費支出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從2010年的2.75%提高到2015年的3%。新興産業領域多個重點項目的漸次鋪開,成為撬動杭州産業轉型的微觀抓手。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杭州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鏈,充電設施初步成網,應用規模位居全國前列,推廣應用模式引領全國,累計已推廣22131輛。今年還將新增應用新能源汽車7500輛,同時落實工信部5G車聯網試點,爭奪國際標準的話語權,爭取G20峰會前在雲棲小鎮展示示範成果,提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高度。在高端裝備製造業方面,重點推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零部件、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增材列印等産業發展,推動杭州製造業向高端化邁進。在積體電路、半導體産業方面,著力扭轉杭州資訊經濟偏“軟”局面。在時尚産業和歷史經典産業方面,重點推進時尚特色小鎮建設,辦好時尚系列活動,做好絲綢文化、工藝美術等經典産品國際推廣。

  創新發展使杭州産業結構得到新優化。2015年,全市高新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都高於工業增速,分別達到9.8%、9.4%、13.5%。

  “網際網路+外貿” 打造“網上自貿區”

  丁偉是浙江執禦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多年從事紡織品進出口。近年來,國際市場的變化,使丁偉覺得傳統貿易的路子走不通了,“以前是光想著賣什麼,現在則是怎麼賣最重要”。3年前,他與朋友一起創立了這家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利用自主研發的基於數據驅動的智慧化行銷和運營系統,實現中國供應鏈與全球需求市場的直接對接。目前,公司已擁有600萬個國外註冊用戶,國內供貨商800多家,經營的服裝、服飾、家居等産品已銷售到全球175個國家和地區。去年,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運作,更使得丁偉覺得站到了起飛的“風口”上。這個只有350名員工的公司,2014年銷售額達1億元,2015年上升到4億元,今年目標是20億元。

  近年來,我國出口增長面臨巨大壓力,這固然有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增加、出口競爭力下降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我國外貿增長方式還沒有適應國際外貿環境的巨大變化。對此,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B2B事業群總裁吳敏芝説,網際網路使得整個採購結構發生了改變,大進大出逐步減少,小單貿易成為主流,阿裏一達通訂單1萬美元以下的已佔48%。同時,網際網路使得跨境採購門檻降低,大量小買家線上直接採購,終端的零售商可以聯繫到終端的貿易商,減少了中間環節。因此,大數據驅動的“網際網路+外貿”是中國出口的必由之路。

  2015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一年來,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已形成包括“六體系兩平臺”頂層設計框架、創新跨境電子商務監管制度、數字化管理、推進稅收便利化管理、優化跨境電商金融服務、創新智慧物流體系、統計監測體系、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生態圈、創新跨境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等9個方面19條創新政策,在全國範圍內複製。

  其中,通過構建資訊共用體系、金融服務體系、智慧物流體系、電商信用體系、統計監測體系和風險防控體系,以及線上“單一窗口”和線下“綜合園區”等“六體系兩平臺”,建立以真實交易為基礎的電商信用評價體系,對企業或商品實施分類分級監管,簡化優化監管流程,並依託大數據的分析運用,提供金融、物流等供應鏈綜合服務,形成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跨境電商生態圈,實現了全流程線上化和交易閉環,促進跨境電子商務自由化、便利化、規範化發展。

  如阿里巴巴通過“一達通”幫助國內企業實現出口交易閉環,並使用大數據為賣家做背書,推出了信用保障計劃,為中國中小賣家率先建立類似于淘寶“星鑽冠”的信用體系,同時針對海外買家推出“你敢用我敢賠”的保障體系,降低信用成本,從而有力推動了中小企業出口。目前在阿里巴巴平臺上的中國中小賣家約10萬家,已經有8萬多家申請加入信用保障體系,並且數據還在不斷攀升中。

  獨具特色的杭州跨境電商模式,搭建了一個“網上自貿區”,極大地激發了外貿活力。2015年,杭州實現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從2014年的不足2000萬美元已快速增至34.64億美元,其中出口22.73億美元,進口11.91億美元。僅在阿裏國際網站上經營的杭州企業數就超過3500家,新增有實績企業超過1500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