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沙特伊朗宣佈增産 全球原油凍産計劃成泡影

  • 發佈時間:2016-04-05 10:32: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此前多頭氣氛漸濃的國際原油市場再次面臨“空襲”。原油生産大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日前有關原油産量的表態,令國際油價承受巨大下行壓力,其中4月份首個交易日紐約輕質原油、北海布倫特原油主力期貨合約跌幅均逾4%,給即將舉行的原油生産國凍結産量大會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4月1日當天,沙烏地阿拉伯率先發難。外電援引沙特副王儲本·薩爾曼在曼利雅得接受採訪時的話説,只有包括伊朗、俄羅斯、委內瑞拉及其他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國在內的所有主要産油國都決定凍産,沙特才會加入這一協議,假如任何産油國決定提高産量,沙特也將增産。上述國家將於本月17日舉行會談,重點商討凍結石油産量確保原油價格不再暴跌。薩爾曼在會前再次重申了沙特的預設立場,表明歐佩克第一原油生産大國並不願帶頭凍産,也不願單獨推行凍産計劃將市場份額拱手讓與他人。

  伊朗方面3日進行了回應。據報道,伊朗石油部長比詹·納姆達爾·讚加內當日表示,伊朗將繼續提高自己的原油産量,直到恢復到制裁之前的水準。伊朗沙納通訊社稱,讚加內認為,凍産對伊朗而言是“不切實際的要求”。不過,讚加內對此前沙特、俄羅斯等四國達成的初步凍産協議表示歡迎,同時表示如果有時間,將參加17日的産油國凍産會議。

  統計顯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1月16日正式執行以來,該國原油出口量翻了一番,日均超過200萬桶。伊朗沙納通訊社援引讚加內的話報道,3月1日以來,伊朗原油和凝析油日均出口量增長了25萬桶。目前,伊朗希望將其恢復至制裁之前每日400萬桶的水準。

  今年2月初,沙特、俄羅斯、卡達和委內瑞拉達成初步協議,將産量凍結在今年1月的水準。但一些歐佩克海灣國家成員堅持,要想達成更廣泛的凍結産量協議,還需伊朗加入。本次大會舉行前,一些産油國重申了這一看法。科威特早已明示,若伊朗不願加入,全球範圍內的“凍産”協議將無法達成。科威特石油部長3月29日再次表示,科威特加入“凍産”協議的前提是所有其他主要産油國的加入。

  雪上加霜的是,一些産油國支援伊朗的主張,不願意以凍産的方式緩解低油價危機。利比亞駐歐佩克代表表示,該國將配合伊朗抵制凍産協議,計劃不出席將於17日召開的産油國會議。

  産油國之間缺乏合作意願,令國際原油市場風聲鶴唳,而此前一直支撐油價上行的凍産預期,也變得搖搖欲墜。有分析指出,産油國舉行會議的時間從3月拖到4月,已經令市場失望,如果本次會議只是空談,市場情緒有可能轉向絕望。本來,2月凍結原油産量的初步協議達成後,市場對石油價格的悲觀情緒明顯扭轉,原油價格已經出現了明顯回升,布倫特原油價格和紐約油價均曾一度回升至每桶40美元以上,但目前各方表態預示産油國會議前景堪憂,油價可能重回暴跌格局,一路下探至每桶30美元以下水準。

  還有分析指出,從基本面上看,油價低迷的根本原因在於供應過剩,美國的頁巖油産量雖然在減少,但被歐佩克高産抵消,而且全球經濟復蘇前景依舊疲弱,未來一段時期供應過剩局面還難以強勢扭轉,油價也不會恢復至很高的水準。最新數據顯示,歐佩克3月原油産量仍在大幅增加,主要源於伊朗、伊拉克産量增加的拉動。其中,伊朗3月原油産量已達到每日320萬桶,為2012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準。此外,美國原油庫存高企給油價帶來壓力。美國能源資訊局3月30日公佈的原油數據顯示,上周美國全國的商業原油庫存增加230萬桶至5.348億桶,目前的庫存水準較去年同期高6340萬桶。

  歐佩克秘書長阿卜杜拉·巴德里此前表示,希望國際油價已經見底,預計油價不會大幅回升至很高的水準。還有報道援引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傑弗裏·柯裏的話説,由於需求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且隨著油價走低,美國石油産量也開始下滑;但如果油價出現回升,相關企業將傾向於維持産量,這反而抑制油價反彈的程度。柯裏一直看空國際油價,曾預測油價可能跌至每桶20美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