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儋州:精細化管理確保扶貧“不脫靶”

  • 發佈時間:2016-04-05 08:29:47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那大4月4日電 (記者易宗平)如何做好精準扶貧工作?近期出臺和強力推進的《儋州市脫貧攻堅産業扶持項目實施細則》,對此進行更為精細化的管理,要求脫貧攻堅産業扶持項目期限原則上不超過半年,到期項目沒有實施完畢者將啟動問責。

  據了解,細則所稱脫貧攻堅産業扶持項目,指使用中央、省、市三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直接扶持貧困戶發展生産,提高收入水準的項目。包括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産品加工業及鄉村旅遊、電商服務、創業就業等項目。這些項目,扶持對象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而且是有勞動能力、有發展相關産業意願、具備發展相關産業條件並且在家務農的貧困戶。

  該細則要求各鎮負責脫貧攻堅産業扶持項目相關扶貧物資的核查、驗收、發放及日常管理。在扶貧物資發放前,要將擬發放的貧困戶名單、計劃安排品種、數量等內容公示在貧困戶所在的村委會、自然村;發放完畢後,還要將貧困戶簽領名單、實際安排品種、數量等內容在貧困戶所在村委會、自然村公告。公示公告不少於7個工作日。

  儋州注重“嚴”字當頭:對貧困農戶,實行一戶一本台賬、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戶一套幫扶措施;脫貧攻堅産業扶持項目實施期限原則上不超過半年,從下達項目資金規模之日算起,到期項目未實施完畢將啟動問責;脫貧攻堅産業扶持項目驗收合格後,由驗收人出具驗收報告,驗收不合格的不予付款,並責成實施單位整改,直至驗收合格;項目投資總額在30萬元以下的,實行一次性報賬,項目資金總額在30萬元以上的,最多分3次報賬。

  據悉,儋州市本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從去年的1000萬元提高到今年的1億元以上,並加強各部門有關資金的整合。同時,探索建立完善的風險補償和分擔機制,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向貧困地區延伸服務網路。

  談及項目資金使用效益,儋州市委書記嚴朝君説:“要加強對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監管,既要治理‘跑冒滴漏’問題,也要盤活扶貧資金,決不允許扶貧資金趴在賬上‘睡大覺’。”他表示,要創新精準管理機制,加強貧困戶脫貧與返貧動態管理,實行貧困戶“雙認定”機制,對脫貧戶實行“銷賬不銷號”,繼續跟蹤觀察,不斷鞏固扶貧成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