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山區“五化五提”提升市容環境品質

  • 發佈時間:2016-04-05 06:29:34  來源:大連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是中山區“市容環境品質提升年”,該區舉全區之力深入開展環境治理,突出“五化五提”的工作思路,即“美化提質、綠化提檔、亮化提品、序化提標、凈化提效”,加快品質立市先行區和大連首善區建設。

  樹立“國際標準建、精品意識管”理念,堅持“民本、品質、依法、長效”實現“美化、綠化、亮化、凈化、序化”的五化目標。

  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形成“大城管”工作格局。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塊抓條保、公眾參與、黨政同責、部門聯動、街道屬地領導、社區單位共治、市民廣泛參與。充分發揮區、街、社區三級管理網路,用“大城管”理念管好“小角落”環境。

  堅持民本管理、品質管理、依法管理、長效管理。實現“城市管理為人民、城市管理靠人民、城市管理成果由人民共用、城市管理成效讓人民檢驗”。嚴格執行新修訂的《大連市城市市容環境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實現城區管理法治化。由突擊性管理向日常化管理轉變,由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化管理轉變,由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轉變,做到大街和小巷一個樣、檢查和不檢查一個樣、節假日和平常一個樣。

  七方拓展,五項提升。管理區域從主幹道、繁華區域、迎賓線路向背

  街小巷、棄管樓院延伸。管理空間從路面管理向高空、地下管理延伸,從道路、廣場監管向臨街立面拓展。管理範圍從日常市容環境管理向生態環境保護拓展。管理領域從“凈化”“綠化”“序化”向“亮化”“美化”“凈化”“綠化”“序化”全領域拓展。管理方式從市容市貌管理向公共服務、安全生産、突發事件處置拓展。管理對象注重硬體設施建設與軟體管理的相互對接,做到建管並重。管理時限從定時管理向全天候拓展,實現管理全天候、全覆蓋。管理手段依託應急指揮中心監控系統,通過對城區管理對象數字化,實現城區管理由開放向閉合、由粗放向精細化的根本轉變,提高工作效能。

  美化提質。重點整治“視覺污染”。平面:整治違章佔道經營、私搭亂建、亂堆亂放、建築工地圍擋等。立面:改造提升3條路街兩側樓體環

  境;改造兒童公園和2個廣場;對城市傢具進行刷新、修繕、規範、裝飾和藝術創造。

  綠化提檔。生態建設既要大片綠化環境又要關注微小空間豐富綠化形式,將海風光融入城區。建設南山公園、碧波園健身遊園,清除黃土裸露,清理開荒種菜、種地,打造景觀小品,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

  亮化提品。點、線、面有機結合,打造夜景地標和小區亮化景觀,美出特色,亮出品位。升級3條路街和7個廣場等夜景亮化。動員全社會力

  站、景區、景點等窗口形象。嚴格交通管理,取締“摩的”非法營運;整頓停車秩序,清理亂停放和私劃停車泊位亂收費行為;倡導文明行車、文明走路;清理設卡佔地;加強佔道施工管理,道路指示牌“多桿合一”,採用雙語標識牌,在交通道路、旅遊景點、公共廁所、停車場、指示牌等公共城所、公共設施上實行統一公共標識,並由單一的中文標識逐步過渡到中文和英文雙語標識。

  市容環境品質提升年中,這個區繼續深化“7324”工作法(即每週7

  量參與亮化工程,讓“夜大連”亮起來、動起來、美起來,富有濱海特色的夜景觀。

  凈化提效。主要道路街面分類保潔管理,做到“五凈”〔路面凈,人行步道凈,三根凈(墻根、樹根、電柱根),雨(污)水井口凈,排水護坡凈〕“八無”(無污水,無磚瓦石塊,無人畜糞便,無雜物,無明顯痰跡,無浮土、浮渣,無垃圾堆放、遺留污漬,無散袋垃圾);加強市政公共設施保潔、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築垃圾清運力度;早市做到撤市地凈;結合“暖房子”工程、“一二三”工程,持續清理衛生死角,創建40個和諧樓院;倡導文明祭祀杜絕街頭燒紙;清理“白色污染”;加強溝渠治理;取締違章廢品收購站(點)。

  序化提標。提升火車站、地鐵

  天,每天分早、午、晚3個時段,每天管理時間24個小時),增強主動性、創新性、聯動性,發揮好“五老”作用,促進網格化管理與區執法大部隊大聯動,堅決防止問題反彈,通過健全城管民主參與機制,探索建立黨政部門、廣大市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四位一體”的城區管理民主參與機制。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人民”的良好氛圍。

  今年,這個區加強落實市容管理“門前三包”責任制。發揮各企事業單位和區街組織的自治功能,嚴格落實臨街單位和店麵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的“門前三包”責任,做到門前和周邊路面整潔乾淨、公共設施完好無損、環境井然有序,冬季除雪即下即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