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市場俏更要把好品質關

  • 發佈時間:2016-04-05 02:33:1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朱海洋

  幾年前,許多人看見“斛”字,或許還不知怎麼念;短短幾年間,在浙江的中高檔禮品市場上,鐵皮石斛猶如一匹“黑馬”實現逆襲,無論是産業發展,還是市場人氣,都可謂風生水起。這股旋風中,“斛”字也廣為人知。

  作為珍稀名貴藥材,鐵皮石斛由於量少,一直養在深閨人不識,直到上世紀90年代,隨著現代生物科技的應用,才逃脫瀕臨滅絕的命運,成功實現人工種植。至此,鐵皮石斛産業化道路得以起步,而發源地就在浙江。

  此後,鐵皮石斛的規模化種植一路高歌,浙江也一躍成為全國主産省。尤其在近五年,鐵皮石斛的種植更是呈“井噴式”增長,並於2012年前後迎來絕對“牛市”。在高利潤的驅使下,大批資本蜂擁而入,成就了石斛産業的黃金期。

  受土地資源限制,浙江企業紛紛外拓基地,前往雲南、廣西、貴州等省圈地種植鐵皮石斛。然而,這種高速裂變的發展模式,註定為産業埋下隱憂。2013年,當産量劇增後,鐵皮石斛的價格當即遭遇明顯下滑,令大批種苗組培企業血本無歸。

  對於這場危機,溫州商人周紀遷卻不以為意。2013年,他選擇回鄉投資,斥資1.5億元,在永嘉縣四海山計劃建成3000畝以上的原生態倣野生鐵皮石斛種植基地。而此時,與永嘉一山之隔的樂清市,鐵皮石斛種植面積已達7000余畝,年産“鐵皮楓鬥”300噸。飯店門前擺粥攤,周紀遷並不懼怕激烈的市場競爭。

  “要論價格戰,我們毫無優勢可言,只有打好品質牌,細分市場才能應對低價競爭”。周紀遷直言,鐵皮石斛仍屬朝陽産業,“我十分看好高端路線。每個産品都會經歷洗牌期,優勝劣汰之後,市場自然還會活起來,而生存法則唯有品質至上”。

  與周紀遷保持同樣觀點的浙商不在少數。事實上幾年間,儘管鐵皮石斛價格遭遇滑鐵盧,但工商資本對其熱情卻絲毫未減,他們起點高、投入大,並初步形成了天臺、樂清、武義等産業集聚區,一批骨幹企業迅速成為産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國鐵皮石斛種植面積約10萬畝,浙江種植面積雖僅佔全國的三成,産值佔比卻超過八成。分析其中原因,便是浙江企業牢牢掌握了科研、加工、銷售等核心環節,主導品牌競爭力強,産業特色和市場優勢均十分明顯。

  工商資本的參與,固然為産業發展注入了極大活力,但浙江省中藥材産業協會鐵皮石斛分會秘書長何伯偉分析認為,盲目跟風也極易導致同質低價、無序競爭等狀態。目前,浙江鐵皮石斛種植大部分仍處於“低小散”狀態,缺乏區域性公共品牌,其主要從事原材料供應,市場資訊不對稱,定價權由深加工企業掌握,抗市場風險能力弱。

  如何突破重圍,許多業內人士紛紛將方向瞄準産業鏈管理,但就當前而言,鐵皮石斛行業尚缺乏全國性的領導品牌,規範化、品牌化發展已成當務之急。業內人士也表示,鐵皮石斛相關産品審批程式複雜、週期長、費用高,品質鑒定評價體系與標準體系不完善,嚴重制約産業鏈延伸。

  何伯偉指出,儘管一波三折,但毋庸置疑的是,浙江颳起的這陣“石斛風”涵義深刻:一方面,石斛産業已不可避免地進入深度調整期,另一方面,作為大健康産業,正以燎原之勢崛起。相比歐美發達國家用於健康保健品的花費佔總支出25%,我國僅為7%,而目前鐵皮石斛消費區域也尚集中在浙江、上海一帶,消費潛力與市場空間均十分可觀。

  記者從浙江省農業廳獲悉,浙江已明確將鐵皮石斛作為重點培育的新興品種,並已啟動人工種植鐵皮石斛申報新食品原料的基礎性研究,大力支援鐵皮石斛全産業鏈科技創新。

  “鐵皮石斛作為食材一旦獲批,將實現從藥品到食品、從藥房到廚房的歷史性跨越,這對産業來説,是一次絕佳的機遇。”何伯偉説,今後,鐵皮石斛的産值超過蟲草、人參,也並非沒有可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