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三角貿易看TPP對中國外貿影響

  • 發佈時間:2016-04-04 21:29:5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景茂達 王卓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所形成的“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模式,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自行車經濟”:沒有大出,就沒有大進,明知加工組裝的訂單獲利不多,但是,如果沒有訂單,則企業就更難維持。

  相比較同樣走過這條加貿之路的日本,有兩點需要格外注意:一是目前中國經貿的規模比50年前的日本大得多,即中國把這一模式的優點發揮到了極致;二是由此而來的、這一模式的內在風險也比當年的日本大得多,即這一模式的缺點也被放大到了極致,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中國經貿的風險也比日本大得多。

  原材料進口大國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原材料進口大國,如果將把原材料再做細分,中國更是某些原材料的進口特大國。

  國際貿易統計顯示,近年來,中國進口的工農業初級産品的比重有很多都超過了人口全球佔比,有些進口産品的比重超過40%,如精煉銅、羊毛、棉花;還有些甚至超過了60%,如大豆、鐵礦石。

  相比之下,日本雖然也屬“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型經濟,但因其人口遠少於中國,所以進口的原材料的數量也相對較少。不過,其進口數量佔世界進口位次幾乎緊隨中國之後,這兩個亞洲國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左右,但兩國木材進口合計佔全球進口的31.7%、天然橡膠為35.7%、煤炭為38.6%,鐵礦石竟高達74.9%!

  毋庸置疑,對海外原材料市場較高的依存度,是這种經貿發展模式的顯著特點。當然,其所面臨的風險也相應走高,對於採取這一經貿模式的經濟體而言,和平的外部環境不可或缺。

  進口産品去向何方

  那麼,這些大量進口的原材料,主要都用到哪去了呢?

  有一部分是用於國內消費,比如,2011年中國原油消費量為4.4億噸,而自給率只有46%,因此,為了彌補不足,需要進口2.5億噸左右。同理,大米、大豆、肉類等農畜産品的大量進口,也是因為國內生産量有缺口,需要依靠進口彌補。

  另有很大一部分,即中間産品,則用於加工、組裝和出口。

  比如,按中日兩國專家分析,2007年中國從日本進口的化學製品的41.2%、半導體的65.5%是用於加工組裝和出口的;在中國的進口總額中,有43%是用於出口的。另外,日本經貿模式雖然也屬於出口導向,但是,它進口的41%用於國內消費,而用於出口的部分僅佔23%。

  據國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在中國加入WTO之前,中國對外貿易基本上是從資源豐富的國家進口原材料、從日本和南韓進口中間産品,通過在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和組裝,把最終産品出口到美國(以及日本、歐洲)。由此迴圈往復,在中日美之間形成了一個三角貿易格局。

  而在加入WTO以後,特別是2005年以後,由於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的變化,這個三角貿易格局出現了一些變化:這就是向中國提供中間産品的國家和地區的增加,除了日韓外,台灣地區和東南亞一些國家也大量向中國市場提供中間産品;同時,中國也向這些國家和地區提供中間産品;由此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龐大的、緊密的加工組裝和出口的産業鏈條。

  當然,這一三角貿易中,也有一些特點沒有太大的變化:中國的大量進口和加工組裝的角色沒有根本變化,美日歐是中國最終産品的出口市場的地位也沒有變化。

  由於美國佔據著三角貿易的頂點或終點(即最終産品的進口市場)的位置,因此,這一貿易格局的運作機制如下:美國的需求擴大,則中國對美國的機械類等産品出口也隨之擴大;由於中國大陸對美出口擴大,其從日本、南韓、台灣的中間産品的進口也隨之擴大;從附加值來看,日韓及台灣的獲利要多於中國大陸。

  中國在三角貿易中的地位

  國內學術界和決策層多年來關於中國外貿討論最集中的一點,就是如何從貿易大國變為貿易強國。針對性建議和對策不一而足,如提高出口産品的科技含量、創立自己的品牌、企業加緊“走出去”等。

  但是,如果從三角貿易的格局來看,可以發現,我們之所以是貿易大國,而不是貿易強國,主要原因即在於受到這一格局的限制:我們的位置是承前啟後或者承上啟下,從事的是加工組裝出口這樣一個角色。由於我們處於國際貿易的中間環節,對兩個市場(原材料和最終産品)的影響力不足,因此,我們的貿易地位較低,風險偏高。

  比如,在原材料市場,中東地區的動亂和戰爭不斷,直接影響我們的進口安全。另一方面,在最終産品市場,如果美日歐出現經濟衰退或金融危機,或者TPP或TTIP等排他性貿易集團開始運作的話,我們的出口也必然受到很大影響。

  雖然中國是美國的第一大進口國,但是,美國個人消費支出中,僅有2.7%用於購買中國進口商品;在這2.7%中,直接用於中國産品的消費為1.2%,其餘的1.5%是美國國內的商業利潤與運輸費用;同樣在這2.7%中,服裝和鞋類的35.6%來自中國,其中13.8%是直接用於中國産品,其餘的21.8%是美國國內的商業利潤與運輸費用;如果把貼有中國製造和其他國家製造標簽的産品“踢出去”的話,那麼,美國人購買的消費品的88.5%是MadeinUSA。

  由上分析,儘管美國是中國産品的最大出口國,而中國也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夥伴(佔美國進口總額的20%),但是,美國人購買到中國産品的比重並不高,尤其是去掉其中在美商業和運輸成本,這與某些美國消費者的個人體驗以及中國讀者的想像相去甚遠。

  同樣,日本學者也進行了類似的研究,結果發現:日本民間消費支出中,購買中國産品的金額為4.1%,這略高於美國;在這4.1%中,一半左右是直接用於中國産品的消費,其餘的一半左右是日本國內的商業利潤與運輸費;還是在這4.1%中,服裝和鞋類等58.7%是來自中國,但在服裝和鞋類産品等購買中,一半以上的金額為日本國內的商業利潤與運輸費用。

  美日均為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前述兩項研究卻顯示,在龐大的貿易往來之下,美日兩國對中國産品的依存度並不高;就中國貿易或中國製造而言,在感性認識與理性研究之間,存在巨大的反差。

  針對TPP的影響分析

  從三角貿易的結構來看,TPP帶來的最大風險是打破了現有的三角格局,從而打破了東亞現有的以中國為中心的中間産品的加工鏈條,或將使中國對外貿易陷入不利的境地。

  美國是中國産最終産品的進口市場,中國大量進口原材料,特別是中間産品,其主要目的是加工組裝之後,把最終産品出口到美國。因此,一旦美國減少對中國産品的進口,或者增加對越南、馬來西亞等TPP成員國的進口的話,那麼,現有的以中國為中心的加工組裝鏈條,甚至所謂的三角貿易格局就必然受到衝擊。

  如果中國不能找到替代美國的出口市場,或者不能為被削減的對美出口産品找到新的銷售渠道的話,那麼,中國外貿將遇到極大的困難。

  在三角貿易格局中,中國企業辛苦不少但獲利不多,其地位和角色未必值得我們沾沾自喜。但是,一旦沒有這個三角結構,我們外貿的地位恐怕更難提升。

  顯然,在外貿前景不明且風險明顯增大的情況下,如果順勢而動,爭取儘早加入TPP,應當有助於我們變被動為主動,鞏固並提升在三角貿易格局中的地位。

  (景茂達係對外經貿大學教授、王卓係外交學院博士)

  商連結

  何謂三角貿易

  三角貿易是國際貿易史上的一個術語,最早用來描述15~19世紀歐洲殖民國家和商人,首先把貨物從歐洲運送到非洲,換取奴隸後,再從非洲運到美洲,然後再把換回的金銀或經濟作物從美洲運回歐洲。這條連接大西洋三地的著名航線,在地圖上大致呈一個三角形,故被稱為“三角貿易”。

  有些國外的學者也用這一術語描述英國、印度和中國(清朝)的貿易:英國把工業品運到印度,印度的鴉片運到中國,中國的白銀或絲綢茶葉等運到英國。

  上個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日本高速增長時期的經貿模式也被一些歐美學者稱為“自行車經濟”,其含義有二:一是不穩定,與汽車相比,安全系數低;二是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否則車子要倒行。而這個比喻的主要根據就是日本的貿易為一種加工型的貿易:大量進口原材料,加工組裝後,出口到歐美發達國家;換回外匯後,再次購買原材料、加工、出口。迴圈往復,且規模不斷擴大。“自行車經濟”這一用語的首創者,據説是1950年代的日本評論家和作家臼井吉見。他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小微企業的經營窘境形容為自行車經營,蹬著吃力,但是不蹬就會摔倒。即明知從大企業轉包下來的訂單要虧損,也不得不接單,否則自己的小企業就會倒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