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農臉上“寫”歡喜
- 發佈時間:2016-04-04 00:29:37 來源:西藏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菲
3月的高原,陽光燦爛。
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崗德林蔬菜專業合作社裏,一座座矗立在偌大園區裏的溫室大棚頗為壯觀,與周圍土黃色的山體形成鮮明對比。記者跟隨工作人員走進了種植著各類蔬菜的大棚,眼前的場景處處讓人驚喜。
來自四川雙流的李師傅正在他的大棚裏幹活兒,沿著人工藤條生長的四季豆早已超過了他的身高,一眼望去,間距均勻的四季豆蔓綠瑩瑩地爬滿了藤條,株株都在努力地向上生長;走近看,豆蔓上已長出一些細小的豆角,還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花蕾。“我家的四季豆長得不錯吧,你看,已經挂果了,再過半個月差不多就可以上市了!”李師傅一邊熟練地修剪多餘的葉子,一邊笑呵呵地和記者搭話。午後的光照異常強烈,置身於悶熱的大棚裏仿佛走進了桑拿房,但這絲毫擋不住李師傅臉上的喜悅和忙碌的身影 。
李師傅承包合作社的大棚已有8個年頭了,目前,他和妻子承包了3棟大棚,分別種植番茄、辣椒、四季豆。他告訴記者,番茄、辣椒已經上市了,四季豆也已經挂果了。“這些年家庭開支、孩子們上學費用都是承包大棚掙的錢,收入比較可觀,每年一棟大棚的純收入在5萬元左右。”他樂呵呵地説,在一旁打理豆角的妻子也滿心歡喜地和記者講述著承包大棚的生活,對大棚收入頗為滿足。
據了解,李師傅所在的合作社,如今溫棚已有1260棟,200多棟種植花卉,其餘的1000多棟都是蔬果大棚,李師傅只是眾多承包戶之一。
合作社位於堆龍德慶區崗德林村,緊鄰318國道。合作社成立於2008年6月,由原堆龍德慶縣蔬菜花卉農民行銷協會發展而來,但實質運作已達十多年。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固定資産從2005年不足300萬元發展到現在5000多萬元,溫室從2005年的35棟發展到目前的1260棟,還建有蔬菜冷藏、保鮮、初加工、深加工生産區和生産設施。基地總面積達1600畝,其中獲得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産基地認證面積1200畝,獲得無公害蔬菜産品認證8個。
合作社採取以蔬菜産業為主導,其他相關産業並舉的經營機制,對蔬菜經營商採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對蔬菜加工採取“合作社+基地+公司+農戶”運作模式。隨著合作社不斷做強做大,農牧民參與人數也越來越多,對周邊的輻射效應也越來越強。合作社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農牧民群眾也得到了更多實惠。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