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圳啟動“史上最嚴”禁摩限電令 快遞企業受重創

  • 發佈時間:2016-04-03 08:23:5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深圳4月2日消息(記者楊博宇 楊耀 于鑫淼)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一場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禁摩限電”整治行動在深圳進行,重點打擊在地鐵口、公交站點、口岸和商業區等聚集非法拉客違法行為,此外,還將對嚴重超標、沒有牌照的電動車、摩托車進行查處。

  此舉一齣,深圳的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紛紛叫屈,有媒體報道,多家快遞企業數百輛三輪車被查扣,數十名快遞員被拘留,甚至出現了因查扣三輪車快遞員與交警發生衝突的情況。儘管深圳市交警局作出回應稱:“禁摩限電”並非只針對快遞行業。但是一時間,嚴重倚賴電動三輪車送貨的深圳快遞企業還是陷入了無車可用、大量快件積壓的尷尬境地。

  這場針對摩托車電動車的集中整治,暴露出了快遞行業車輛使用的哪些問題?尷尬的電三輪,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交通體系?

  深圳一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公司還沒有被查扣的三輪車,但現在每天也是提心吊膽。

  另一家公司的一位快遞員表示,從3月份開始的集中整治,的確對快遞企業造成了影響。這名快遞員表示,自己公司最近就有部分電動三輪車被查扣,甚至有的快遞員被拘留,而目前公司送貨的車輛主要是以電動三輪車為主,提起此次清理整治電動三輪車心中也有苦衷。“主要送貨的都是三輪車,因為快遞現在我們量都非常大,有一些是大件的那些冰箱什麼東西,通過兩輪車根本沒辦法送到那個小區裏面,麵包車也開不進去。”

  某公司快遞員告訴記者,由於深圳等地近期正在嚴查電動車,扣車情況屢有發生,導致他們的快遞業務已經受到影響,不少快件送貨被延遲。

  而因為擔心三輪車被扣,這名快遞員所在站點的幾位同事都有了辭職的打算。他説出了其中的原因,“抓住要扣我們的貨嘛,給收件人丟掉一件貨就要賠一千塊,你説我們這外來工友一共月工資也就那麼點錢,你説哪舍得給那客戶丟掉那些貨。我們站點十來個人有幾個都説不幹了,要抓進去説要拘留三個月,這樣話就打算不幹了。”

  據了解,按照規定,快遞公司應通過郵政部門向交管部門報備快遞車輛,但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因配給數額、人員流動等方面的不足,導致仍有不少快遞員使用電動自行車。這部分電動車很多都超過了相關標準。很多車輛都屬於集中清理整頓之列。

  據了解,深圳交警此次開展大規模的“禁摩限電”的整治行動,是源於深圳市去年因違規電動三輪車等引發大量交通事故。近幾年,各個城市的電動自行車和三輪車保有量在不斷的增加,根據交管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電動車確實極易造成交通事故。針對電動車的亂象,全國多地此前都已經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

  按照深圳交警的説法,快遞企業使用不在“配額”管理範圍之內的電動車派送快件,是“明知故犯”;而在快遞企業看來,中國快遞“最後一公里”90%以上的配送,是由電動三輪車和兩輪車完成的。交警部門發放的車輛配額顯然是“僧多粥少”。

  一邊是快遞行業的迅猛發展,一邊是各地對於電動車愈發嚴格的管控措施,在國家對於快遞行業使用電動車仍然缺乏統一的標準的情況下,這一對矛盾該如何解決?是“一刀切”的禁止還是賦予其合法身份?

  據了解,根據深圳市“城市管理治理年”和市“禁摩限電”聯席會議統一部署,從3月21日開始,深圳交警會同各區公安分局、派出所開展了此次新一輪的“禁摩限電”集中整治。根據深圳警方的通報稱,此次集中整治,重點打擊在地鐵口、公交站點、口岸、商業區等聚集非法拉客違法行為。行動開展10天以來,各單位共查扣電動車17975輛、拘留874人、採集非法拉客人員771人次。深圳市交警局指揮處勤務科科長丁岩冰表示,開展集中整治以來交通事故明顯下降:事故警情同比下降了5%。交通事故涉及到摩托車電動車的死亡人數,也同比下降了40%多。

  從4月1日起,對違規使用電動(機動)三輪車的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進行摸底排查和宣傳引導。並設立15天的教育過渡期,4月16日起,對違規上路的電動機動三輪車一律查扣,應拘留的一律拘留。

  深圳市交警局表示,深圳市“限電”措施推出之初,市政府曾召開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工作專題會議,對郵政、快遞等行業所使用的電動自行車,採取總量控制原則,統一載物托架和車身顏色,納入規範管理後,允許上路行駛,不受限制行駛措施限制,目前快遞業擁有備案車輛近1.3萬輛,佔所有行業總數的34%。下一步還將增加對特殊行業的牌照配額。丁岩冰介紹,到目前為止全市的特殊行業備案車輛已經達到了3.8萬輛,目前對於快遞行業考慮增加5000輛。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魏際剛看來,目前我國的快遞業快速發展,但使用的配送車型滯後於行業發展。目前配送快遞車輛沒有統一車型,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在這個階段應該説是一個混合發展多元的狀態。

  魏際剛表示,目前由於國家對於快遞行業使用電動車缺乏統一的標準,而各地方自行制定的規定又不統一,才導致快遞三輪車面臨如此尷尬的境遇,政府可以制定標準,但這個標準一定是能夠被社會所認可。

  魏際剛認為,如果把快遞行業的電動三輪車都納入交管部門的監管體系,賦予其合法身份,其實是可以實現的。“比如説我讓你上路,第一必須經過許可,比如説我都給你上牌,上牌之後納入監管體系,有人説你車輛太多不好監管,那我可以在上面裝個定位,我們就看到你在路上是怎麼走的,一旦違規就取締你進入的資格,這樣的話,你就不能再進入,包括本人多少次違規就不讓你從事這個行業了,其實是可以通過監管效率的提高和監管方式的改進,完全可以解決。

  從城市治理的角度來看,“禁摩限電”無疑具有它的正當性,而兼顧快遞行業良性發展的需求,同樣也是城市發展的題中之義。簡單粗暴的執法並不能解決問題,從源頭上遏制才是解決之道。

  昨天,廣東省郵政管理局網站發佈消息表示,深圳市局正積極向有關部門爭取支援政策,在目前全市13000多兩輪電單車配額的基礎上,再申請增加配額,同時,積極爭取快遞小麵包車載貨的合法化,並聯合快遞協會,調研快遞綠色能源車輛、智慧快件箱的使用,探索在快遞行業當中進行推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