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寨卡病毒結構圖首次繪製

  • 發佈時間:2016-04-02 01:30:3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4月1日電 (記者常麗君)據美國普渡大學最新消息,由該校牽頭的一個研究團隊首次確定了寨卡病毒的結構,揭示出其內部關鍵位置,為開發有效的抗病毒療法和疫苗提供了路線圖。相關論文發表在3月31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該團隊還確定了寨卡病毒內部與登革熱、西尼羅河病毒、黃熱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等其他同科病毒不同的地方。在近原子尺度的解析度下,可以看到病毒結構的關鍵特徵,成群的原子組成特殊的化學結構,如天然氨基酸等,均可被識別出來。 寨卡病毒結構和其他蟲媒病毒很相似,有著被脂質包圍的RNA基因組,還有一個20面體的膜內蛋白質殼。在不同病毒殼內,其糖基周圍的氨基酸是不同的,意味著它們能結合的分子不同,感染的人體細胞種類也不同。 研究團隊發現,與其他病毒不同,寨卡病毒的糖基位表面凸出來,附著在病毒的蛋白質表面上。團隊共同負責人、普渡大學炎症、免疫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理查德·庫恩解釋説,許多其他病毒是向外拋出一個糖基位,人體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會識別這個“糖”,並與它們結合。病毒就像險惡的陌生人,拿著糖引誘不知情的受害者,人體細胞高興地去接“糖”,然後就被抓住了。

  寨卡病毒的糖基位及其周圍位點都和附著人體細胞有關。如果糖基位的功能類似于其在登革熱中的那樣,參與附著人體細胞,就可能是抗病毒藥物的好靶點。可以設計一種抑製劑封閉其功能,讓它無法附著感染人類細胞。庫恩説,寨卡病毒結構提供了一份地圖,揭示出最可能作為治療標靶的位置,能幫助開發有效疫苗,提高診斷能力,區別寨卡病毒和其他類似感染源。他們還打算做進一步的測試,對不同位點做標靶評估,以幫助開發治療藥物。

  今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寨卡病毒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已有33個國家報告有寨卡病毒傳播。

   總編輯圈點

  從古時候依靠“初級化學實驗”産出膏丸丹散的西方巫師東方道士,到近現代生理學和醫學逐步解開生命密碼的臨床科學實驗,再到當下和未來頗有發展前景的“精準醫療”和“基因編輯”,人類與疾病鬥爭的歷史,一直是對自體和病源雙軌道並行研究的過程。然而,人類在戰勝新型病毒的過程總是很被動,蟲媒病毒更是讓人聞之色變,很難一招制敵。從發現病毒到開發出疫苗和治療藥物,道阻且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