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大行利潤增速跌至"1%"以內 凈息差繼續收窄

  • 發佈時間:2016-04-01 09:14: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月下旬以來,上市商業銀行2015年年報陸續披露,由於面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等影響,商業銀行利潤增速顯著下滑。一些商業銀行正把目光投向搭建多元化平臺,通過業務轉型,尋找新的增長點

  3月下旬以來,上市商業銀行2015年年報陸續披露,截至記者發稿,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10家商業銀行已經交出2015年成績單。從已經披露的年報來看,這10家商業銀行資産總規模103.11萬億元,較上年增長約11.25%;凈利潤1.13萬億元,較上年增長約1.14%。

  凈利潤增速顯著下滑

  2015年,商業銀行的資産規模穩步增長,營業收入符合預期,資産品質相對穩定,資本充足率持續提升,業務呈現多元化、國際化發展格局,對智慧化、網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增加。不過,由於面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等影響,商業銀行利潤增速顯著下滑。

  具體來看,資産規模方面,工商銀行資産規模最高,為22.21萬億元,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緊隨其後,分別為18.35萬億元、17.79萬億元和16.82萬億元。中信銀行在總資産增長率方面遙遙領先,達到23.76%,光大銀行15.74%以及招商銀行15.71%,分別位列第二、三位。凈利潤方面,工商銀行位列第一,為2777億元,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分列第二、三位,平安銀行凈利潤增幅最大,為10.42%。

  與2014年相比,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顯著下滑。根據已披露的年報,2015年凈利潤增長率前三名分別是平安銀行10.42%、招商銀行3.51%以及民生銀行3.19%;根據2014年年報,上述3家銀行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是30.01%、8.32%、5.28%。2014年,16家上市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長率超過10%的有7家,利潤增速最低的中信銀行也達到4.37%。2015年僅有平安銀行一家凈利潤增速超過10%,另有4家低於1%。

  “在當前的國際經濟形勢下,世界很多同我們一樣的國際大銀行,經營都面臨困難,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商業銀行能夠普遍取得利潤正增長,首先是值得肯定的。”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表示。

  凈利潤增速一定程度上被計提撥備覆蓋率等原因影響。姜建清説,“2015年撥備前的利潤成長還是很好的,工商銀行撥備前的利潤達到了4502億元,同比增長達到7.6%”。中國的商業銀行在撥備方面普遍採取逆週期的管理辦法,2015年,工商銀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為156.3%,中國銀行為153.30%,建設銀行為150.99%,均高於國際商業銀行的水準。

  凈息差繼續收窄

  在已披露年報的多家商業銀行中,2015年,僅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凈息差增幅為正,招商銀行凈息差2.75個百分點,增幅9.13%,平安銀行凈息差2.77個百分點,增幅7.78%。其餘增幅均為負數,民生銀行凈息差本期2.26個百分點,降幅12.74%;工商銀行凈息差2.47個百分點,降幅7.14%;建設銀行凈息差2.63個百分點,降幅6.07%。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坦言,“2015年,工商銀行凈息差收窄19個BP,預計2016年繼續收窄約20個BP,不可否認,會對2016年的盈利帶來影響”。

  “商業銀行已經結束了兩位數增長的階段,2015年以來已經步入一位數增長的階段。”中國銀行行長陳四清説,“從最近16家銀行路演情況來看,能夠保持兩位數增長的非常少,基本上都是一位數。即使維持兩位數增長,多半也是體量較小的原因,可能難以持久。實際上,大銀行進入了一個利潤增長放緩的狀態”。

  值得肯定的是,銀行息差的下降,一定程度減輕了貸款企業和個人的負擔。銀行業內人士舉了一個例子,“買房子的時候,有人需要去銀行貸款,他們首先問的就是貸款能不能打折,折扣有多大?實際上,利息收入折讓的部分,就是為客戶減輕的負擔”。

  “息差的降低,是國家政策的主動行為。通過降低對貸款企業的利息,來支援實體經濟的發展,這一點對企業的貢獻非常大,銀行是需要履行這樣的社會責任的。”陳四清表示。

  業務向多元化轉型

  當前,利息收入在我國商業銀行的收入結構中佔比仍然較高。以中國銀行為例,利息收入佔總收入的近七成,如果利差太低,不論對股東的投資收益,還是對銀行的持續經營,都會産生負面影響。

  “銀行同樣需要對股東負責。所以我們一方面要支援實體經濟政策,降低貸款的利息,支援企業渡過難關。但另一方面,又要精打細算,提高管理水準,確保利差水準處於一個可控的程度。”陳四清説。

  “近年來,銀行的非息收入佔比呈上升趨勢,成本收入比在下降,成本管控能力在增強。”愛建證券研究所研究員左紅英認為。據了解,2015年,農業銀行加大力度發展投融資和交易業務,做優做強流量經營,應對利率市場化對傳統盈利模式的衝擊。

  一些商業銀行正把目光投向多元化平臺,通過業務轉型,尋找新的增長點。姜建清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要繼續強化工商銀行大零售、大資管和大投行這三大引擎來推動加快我們業務的轉型”。

  中國銀行也大力推進綜合經營戰略。據介紹,2015年,多元化平臺稅前利潤比上年增長42%,在集團稅前利潤中佔比提高1.36個百分點。中銀國際控股加強與商業銀行業務聯動,股票融資及交易、債券發行及承銷等多項業務保持香港市場領先地位。中銀三星人壽正式開業,中國銀行成為唯一在境內外擁有壽險與財險雙牌照的國有商業銀行。中銀航空租賃繼續保持領先,排名位居亞洲第一。

  商業銀行的國際化戰略,也為利潤增長作出積極貢獻。以中國銀行為例,自2012年以來,中國銀行海外資産增長54.06%,在集團總資産佔比上升至27.01%;海外稅前利潤貢獻度提升5.05個百分點,佔比達23.64%,海外機構的不良率為0.17%。全球資産配置,顯著抵禦了息差收窄的影響。

  “工商銀行的國際化業務近年來以30%至40%的速度增長,國際化盈利貢獻越來越成為工商銀行盈利貢獻增加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姜建清指出。(經濟日報記者 曹力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