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取消“限遷”,二手車交易增動力

  • 發佈時間:2016-04-01 02:31:3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以來,二手車行業利好政策不斷。前不久,發改委與相關部門起草發佈《關於汽車業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中要求鬆綁對於二手車的流通、交易環節的行政限制。近日,《關於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又明確提出取消“限遷”、推行二手車異地交易登記、建立二手車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優化二手車交易稅收政策等。

  “一系列利好政策將極大促進二手車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對車源豐富的一二線城市來説,無疑是一劑良藥。”汽車市場專家顏景輝如是説。不過,不少專家也表示,任何政策都需要落地時間,二手車市場的井噴發展仍需稅制改革、臨時産權等政策“東風”的儘快到來。

  我國二手車市場與汽車大國身份不符

  當前,城市環保、道路擁堵和節能減排等給汽車市場帶來很大壓力,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新車銷售近2460萬輛,可二手車銷售只有941萬輛,銷售額近5500億元,增速只有2%。而在歐美發達國家,二手車與新車的銷售比例為1.5:1。中國二手車市場的現狀顯然與中國作為一個汽車大國的身份不符。以析出比(交易量/保有量)為例,我國二手車市場析出比是5.5%,正常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析出比應該是7%左右,發達國家析出更高,日本已超10%,美國約為16%。

  同時,二手車市場是新車市場的發動機。“保持汽車市場可持續發展要盤活存量,就是要激發二手車置換,提高二手車交易對新車銷售的貢獻度。”顏景輝認為,“推動二手車資源的流通,拉動了新車置換銷售。”

  取消“限遷”政策帶動二手車市場繁榮

  “我國二手車發展的制約因素,首推‘限遷’。”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解釋説,所謂“限遷”就是限制一定排放標準以下的外地二手車遷入本地市場。實際在二手車的銷售市場中,約有20%—30%的外遷需求,尤其是像北上廣深等實行限購的城市,需求更為強烈。以北京為例,近幾年的外遷比例,2012年為55%,2013年是46%。2014年,因為“限遷”降到了36%。

  在二手車“限遷令”未解除前,假設一位市民想換新車,由於“限遷”,老舊二手車外遷困難,只能在當地銷售,本地銷售又非常有限,且價格偏低,而車輛提前報廢更不划算,因此他們會推遲換車計劃,這就制約了新車銷售增長。

  此次《意見》明確,將營造二手車自由流通的市場環境。各地不得制定實施限制二手車遷入政策。除了國家鼓勵淘汰和要求淘汰的相關車輛及國家明確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有特殊要求的地區外,只要符合國家在用機動車排放和安全標準,在環保定期檢驗有效期和年檢有效期內的二手車均可辦理遷入手續。對於目前已經實施“限遷”的地方,要在今年5月底前予以取消。

  顏景輝説,“限遷令”的解除,實現了車牌分離,將推動二手車流通,保持汽車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更好、更多的選擇,實現了二手車繁榮和新車市場盤活齊飛的現象。

  建立誠信體系打破二手車市場亂象

  眾所週知,國內傳統二手車市場一直以來存在著諸多問題:二手車作為非標品,一車一況問題複雜,每輛二手車在行駛里程、磨損情況、保養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評估標準和權威車況認證體系缺失,最終導致二手車交易中價格摻水、車況不明、“一錘子買賣”的亂象。

  誠信是打開二手車市場的鑰匙。事實上,這些問題的癥結主要在於二手車市場缺失誠信體系。因此就要了解消費者的訴求,建立起誠信壁壘。此次,《意見》要求,加快完善二手車流通資訊平臺;加強二手車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促進二手車市場健康發展。

  “誠信體系的建立,可參考發達國家的經驗。比如德國的二手車市場有專營二手車的個體戶,也有大車行的二手車服務。消費者只需在大型二手車交易網站上搜索車型,看中後與賣家取得聯繫,賣家可以是個人(C2C)或是車行(B2C)。而這都得益於德國二手車的認證比例較高。德國擁有歐洲最嚴苛的車輛檢測部門T?V。他們出具的車輛檢測報告被認為是相當權威的。”顏景輝介紹。

  實際上,國內的二手車信用體系建設也正在如火如荼的推進著。羅磊介紹,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已完成了企業誠信等級的評定,對車況的背景資訊可進行查詢。

  “二手車市場的流通就怕資訊不透明,存在資訊不對稱。”顏景輝説,“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實施的‘行認證’ 和以亞市為代表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實施的‘陽光認證’二手車,都是通過第三方的檢測機構,實行規範檢測,出具專業權威的檢測報告。”

  “即便是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二手車市場的主體誠信體系的建立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同樣也需要一個過程。預計至少需要5年時間來搭建這個平臺,並且在此過程中,需要政府的主導和公眾的參與。”羅磊稱。

  稅制改革促進多元模式平等競爭

  《意見》中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亮點——優化二手車交易稅收政策。《意見》提出,要按照“統一稅制、公平稅負、促進公平競爭”原則,結合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進一步優化二手車交易稅收政策,同時加強對二手車交易的稅收徵管。

  據了解,現在的二手車市場存在一個奇怪現象,二手車交易量在遞增,但稅收卻沒有體現出來。

  按以往的稅收政策,正規的二手車經營公司要按車輛成交價的2%繳納增值稅,而經紀公司和個體交易者只需向市場開辦方繳納每次200—400元的開票費用,即可開具二手車交易發票,辦理過戶。由於稅收成本相去甚遠,目前二手車經營公司大多都以經紀公司的經營模式開展交易活動。而且有相當一部分二手車經銷商對二手車消費者不承擔售後服務責任。

  顏景輝介紹:“本次新政策出臺將有效的實現稅制改革,促進稅收方面平等,讓經紀公司(仲介)、經營公司(車企),還有電商等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在公平的政策下,規範有序的發展,有利於整個行業各種模式的平等競爭。”

  二手車稅制改革放開了開票權。以廠家為代表的品牌認證二手車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二手車電商也會因解決比較困擾的線下稅費等問題,從根本上來講整個行業生態將可能出現變化。

  二手車市場全行業平等競爭將進一步促進行業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發展,對於各個二手車商業模式都是挑戰與機遇並存,如果這一政策執行到位,行業新的洗牌可能出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