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談判過程歷經波折降價千億日元 鴻海拿下夏普

  • 發佈時間:2016-03-31 08:23:5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歷經一系列債務危機和砍價方案後,昨日,夏普發佈聯合聲明,宣佈正式決定接受台灣鴻海提出的降價1000億日元的並購案,總價為3890億日元(約合35億美元),至此,歷時四年的“鴻夏戀”終於塵埃落定。業內人士稱,鴻海在獲得夏普面板技術之後,將強化自身對蘋果公司的議價能力。

  3890億日元收購夏普

  據了解,在認購夏普增資發行普通股後,包括鴻海及共三家子公司合計將持有夏普增資後66%的股權,鴻海也將認購夏普增資發行的1136.4萬股特別股,發行新股的每股價格從118日元降至88日元,鴻海支付夏普履約保證金1000億日元。

  鴻海還將收購夏普主要債權銀行持有的1000億日元優先股,銀行也同意延展夏普的融資,並追加約3000億日元融資給夏普。除了最重要的液晶面板業務之外,鴻海集團還將同時獲得夏普的家電業務,而夏普未來將作為鴻海的子公司保持獨立運營的地位。鴻海副總裁戴正吳昨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記者會中表示,將與夏普于4月2日在日本大阪簽約。

  收購後,夏普高層人事將有大變動,社長高橋興三將辭職。有消息稱,戴正吳最有可能接掌夏普,他一直是郭臺銘處理夏普投資案的左右手,本人也熟稔日文,百年夏普可能會出現首位台灣地區社長。

  談判過程歷經波折

  其實,鴻海跟夏普的資本糾葛最早要追溯到四年前,當時夏普就與鴻海達成協定,同意鴻海向夏普主體進行出資,但隨後夏普以股價下滑為由一直未能實現。對鴻海産生不信任感的夏普表示,如果採用鴻海方案,作為定金需要支付保證金,鴻海對此表示同意。

  去年,夏普曾收到鴻海和日本産業革新機構的兩份競購提議。日本産業革新機構是日本政府支援的基金,該機構計劃向夏普注資3000億日元,並提供2000億日元的信貸額度。但鴻海一心想拿下夏普,郭臺銘不斷提高報價,最終形勢逆轉,夏普的債權銀行和董事會選擇了鴻海的方案。

  上月25日,夏普正式發佈官方公告宣佈,決定接受鴻海4890億日元的收購提案。不過就在當日晚間,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又發聲明稱,將推遲簽署收購夏普的最終協議,因為此前一天后者提交了一份約3500億日元(合203.35億元人民幣)的“或有債務”清單。之後一個月雙方一直處於斡旋之中。

  瞄準液晶尖端技術

  消費電子産業分析師梁振鵬表示,夏普業績承壓是該公司出售資産的最重要原因。同樣在昨日,夏普在其官網發佈公示稱,預計2015財年(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將凈虧損17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98億元),而此前的預期是盈利100億日元。聲明表示,下調業績預期的原因是液晶面板銷售不振、工廠的勞動率低下等原因。

  此外,梁振鵬指出,鴻海旗下有一個子公司叫做群創光電,主要業務就是做液晶面板,收購夏普後,可以與夏普的液晶第十代生産線産生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由於給蘋果做代工,富士康每年都要採購大量的液晶面板,夏普擁有最先進的液晶面板生産線,收購夏普後,鴻海在與蘋果的談判中就能獲得更多的議價權,同時也可以在蘋果的物料清單當中佔據更大的地盤。

  資料顯示,鴻海是蘋果代工廠富士康的母公司。雖然富士康市值超過500億美元,僱員規模也有百萬,但名氣卻不如一眾科技企業,因為其主要的業務是代工,富士康生産的産品貼的是蘋果、新力和英特爾等企業的商標。近年來富士康也在向上游的“技術代工”轉型,在代工別人産品的時候也要研發自己的專利,所以天價收購夏普這樣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正是鴻海向技術導向轉型的重要一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