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相殺的印度“寶石兄弟”
- 發佈時間:2016-03-31 07:15:00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卡什裏瓦爾家族是印度寶石之都齋浦爾的珠寶世家,家族企業“寶石宮殿”如今已傳承到第九代:西達爾特·卡什裏瓦爾和薩米爾·卡什裏瓦爾。
這對堂兄弟身家可觀,經營的又是姑娘們喜愛的名貴珠寶首飾,可謂名副其實的“鑽石王老五”。本來,兄弟聯手,無論商場情場,都應所向披靡;可惜他倆從父親那一代就結下嫌隙,到現在仍關係冷漠,各立山頭。要嫁入這個關係複雜的“豪門”當媳婦,真是不容易。
【都是當家人,互相看不上】
對珠寶愛好者來説,到印度旅遊,以傳統寶石工藝著稱的歷史名城齋浦爾是必訪聖地,而“寶石宮殿”則是必去景點。在這座自19世紀就矗立的黃色“宮殿”裏,陳列著各種美侖美奐、設計精緻、工藝繁複的珠寶首飾。
“寶石宮殿”每天忙於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購物團,除齋浦爾,伊斯坦布爾、東京、紐約也有分店。在上世紀,它已是歐美名流豪門的心頭好:美國前第一夫人傑奎琳·肯尼迪、義大利菲亞特集團創始人遺孀馬雷拉·阿涅利、英國元帥蒙巴頓將軍夫婦等都是常客。過去的門面由一對親兄弟掌管:西達爾特的父親曼努·卡什裏瓦爾和薩米爾的父親桑賈伊·卡什裏瓦爾。曼努2012年死於腦癌,享年54歲,而桑賈伊這幾年常住歐洲以便治療淋巴癌。這個珠寶世家的光榮大業就落在第九代中最年長的兩個男子西達爾特和薩米爾身上。
西達爾特被朋友們昵稱為西德,個子不高,鬍鬚濃密,活潑而謙恭。薩米爾身形高大,內斂沉穩。兩人同為31歲,薩米爾比西達爾特大三個月,但後者喜歡以家族“這一代的老大”自居,因為在他眼裏,薩米爾血統不純正,是家族中的“外來者”。
薩米爾的母親是義大利人,他從小隨外婆在義大利生活,長大後才回到印度。他的生活習慣與信奉印度耆那教的父系家族格格不入,尤其是飲食習慣:耆那教徒反對殺生,因此嚴格食素,薩米爾則習慣吃肉。
薩米爾在齋浦爾郊區的家族大宅內住了多年,兩年前終於做出大膽決定:搬出大宅,獨自住進市中心的公寓。
西德認為,薩米爾搬出大宅是一種“抗拒”家族傳統的表現。“對我來説,像這樣離開家一個人住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薩米爾不是真正的印度人,對他來説可能有所不同。”
【肥皂劇般的豪門恩怨】
和很多受過現代高等教育的印度男人一樣,卡什裏瓦爾兄弟對“父母包辦婚姻”的傳統視作理所當然,毫不抵觸。雖然忙於經營家族事業,但娶妻生子在兩人人生規劃中不可或缺。用西德的話説,沒結婚,“就好像欠了父母債似的”。
他告訴《紐約雜誌》:“不管你信不信,兩個家族(通過聯姻)強強結合,很有道理。在現代印度社會,相親會在雙方父母都在場的情況下發生,你被非常正式地介紹給一位女性,不過在這之後,雙方會小心謹慎地私下約會,看看是否彼此適合。”
西德經常被母親逼婚。今年初的一天,母親在他面前甩下一沓“候選新娘”的照片及背景資料。“我媽快沒耐心了。一共有15到20名人選,我見了其中七八個”。
西德的擇偶標準是“善良,漂亮,能和母親處得來。當然,她還得懂得‘寶石宮殿‘的家族傳承,能夠理解我們複雜的家庭關係”。
給卡什裏瓦爾家當媳婦確實不是什麼輕鬆事。用他家世交、珠寶設計師阿德琳·魯塞爾的話説:“卡什裏瓦爾家族的故事就是一部電影、一部肥皂劇、寶萊塢傳奇。”兄弟反目、勾心鬥角等豪門恩怨狗血情節,從上一代就開始上演,傳到下一代。
從繼承權來説,西德和薩米爾在家族中地位並駕齊驅。儘管在血緣和事業上都有割不斷的親密關係,但兩人私底下交情也僅止于打個不鹹不淡的招呼,面對外人時更少不了明裏暗裏“互踩”。
對外説起來,兩人的不對付源於“經營理念分歧”,這話也沒錯。
在“寶石宮殿”,兩人是關係對等的合夥人,員工和設施管理、採購寶石等事務名義上由他們和另幾名親戚一起負責。然而,西德主要心思花在他的私人小王國上:公司樓上有他的私人工坊,他在裏面設計、製作僅供私人訂制的珠寶首飾作品,這是他從父親曼努那裏繼承下來的。樓下櫃檯則是薩米爾的地盤。
西德説:“如果待在樓下工作,晚上十點還要被一堆遊客打擾,我不會有設計靈感。……上這兒來的顧客都是經過我挑選的,這就是我和薩米爾工作性質的不同。”
薩米爾在展廳旁邊有個休息室,每天在這裡單獨吃午餐,同時通過百葉窗簾監控櫃檯。他的經營理念是這樣:“昨晚,我讓店門一直開到很晚,等一車60個中國女人的購物團。你不能指定顧客來去的時間。有一回,一群從洛杉磯來的伊朗太太舉棋不定,耗得太晚了,我父親就邀請她們到家裏用晚餐,然後送她們回店裏採購。她們後來有點像比賽花錢似的,買了數十萬美元東西。”
新來的顧客和員工往往會對這種“雙重管理”格局感到困惑。在紐約,這“一家人做兩家事”的風格更明顯。(待續)
【到底誰想“單飛”?】
2014年,桑賈伊帶著兒子薩米爾、女兒薩利尼在紐約麥迪遜大道和76街上開了兩家珠寶門店,店名沒有用“珠寶宮殿”,而是他的名字“桑賈伊·卡什裏瓦爾”,因為曼努和西德2006年在74街上開了一家名為“曼努寶石宮殿”的私人工坊,將“寶石宮殿”註冊為專用商標。這家工坊僅出售曼努和西德獨家設計的珠寶,在其他“寶石宮殿”零售點、包括桑賈伊的店都買不到。
西德這樣解釋:“寶石宮殿”好比喬治·阿瑪尼的時裝王國,他父親開創的私人工坊就像阿瑪尼旗下的高級定制系列,僅服務最高端客戶;或者,就像美國流行樂壇風靡一時的女子組合“天命真女”,“你本來在這個團隊中,但想以碧昂斯的名義單飛,我父親去世後,桑賈伊就開了他自己的店,獨立於紐約的‘寶石宮殿’門店。那是他的選擇”。
在薩米爾看來,西德這話顛倒黑白:“我父親可不是這個家族中的‘碧昂斯’。我想,誰是‘碧昂斯’,其實大家都清楚。”
卡什裏瓦爾家族的工匠自18世紀初定居齋浦爾,數代人一直為印度莫臥兒王朝王公貴族手工打造昂貴的珠寶首飾。1852年,家族企業“寶石宮殿”開張。曼努和桑賈伊這一代則把家族事業帶上新臺階。他倆的長兄蘇迪爾負責賬本上的事,曼努和桑賈伊分別在東西方時尚界打出名號。
桑賈伊長于設計印度傳統珠寶,而曼努更精於融匯東西方特色,在倫敦薩默塞特宮和克里姆林宮展出、在巴尼百貨公司的好萊塢精品店專櫃出售的,大多是曼努作品。
兩人都很注意討好西方名流,但曼努性格更有優勢。他們的堂弟帕普這樣形容:“曼努有一種難以言説的魅力,我只能説當他一開口,他就成了一屋子人當中最有力量的人,在這個家族中、在這個地球上,他都有這種秒殺一切的氣場。桑賈伊井井有條,非常自律,性格截然不同。”
朋友們公認曼努是更時髦的那個,身邊聚集了很多時尚名流,他的個人工作室漸漸成了時髦人物的一個據點。曼努2001年開始受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委託設計紀念品後,就搬到總店二樓,專事私人訂制服務,從此對樓下店面業務撒手不管,但他並沒放棄和親兄弟共用公司所有權,照例平分家族生意收入。自此,曼努和桑賈伊雖然繼續同住在家族大宅內,彼此之間卻同陌生人一般疏離冷漠。
兄弟倆具體因何生了嫌隙,家人至今對此諱莫如深,而他倆的矛盾也被下一代繼承甚至“發揚”。
【“狗血”也精彩】
儘管西德喜歡強調薩米爾“非純正印度人”,但“寶石宮殿”的大客戶也大都不是印度人。“他們(卡什裏瓦爾家族)把很多東西賣給喜歡印度舊王朝風味的海外人士,而非當今印度的現代顧客、品位隨大流的那些人,”珠寶新聞網站GEMKonnect創始人之一維諾德·庫裏延説,“這是個目標很小眾的品牌。你也許會把它和被路易威登集團收購之前的寶格麗和尚美巴黎這兩個品牌放在一起比較,它們都是限量訂制、有歷史感、帶有濃厚個人特色的品牌。”
西德每年夏天都盤旋在紐約,和顧客們討論訂制珠寶。最近推出的一個系列包含7件貴重首飾,他已售出其中三件,每件售價在5.5萬美元到30萬美元之間。他的私人工坊沒有招牌,顧客要先預約才能到府。而不遠處的“桑賈伊·卡什裏瓦爾”店不比它大多少,卻向公眾開放,所售首飾起步價800美元。
桑賈伊始終對曼努當年自立門戶耿耿於懷,尤其是在紐約開店壟斷“寶石宮殿”名號的行為。“我當然和他談過此事,但這個人如此自負,很難商量出什麼結果。”
談起兒子和侄子關係,他還是説:“我希望有一天他們能好好相處。我覺得西德有點像他父親,非常有印度特色。印度人隨時隨地準備在街頭和人打一架,但薩米爾生來就不擅長這個。你讓一條野狗和一頭羅威那犬打架,勝出的會是野狗。”
不過這兩派各有擁躉。如今炙手可熱的法國珠寶設計師瑪麗-埃萊娜·泰拉克曾向曼努拜師學藝,因此曼努這一支在法國和美國名流中有一批忠實追隨者。桑賈伊這邊也籠絡了不少權貴客戶,如卡達王室成員、義大利時尚界豪門如米新力、菲拉格慕、阿涅利家族等。
“顯然,家族分裂對公司生意會有不良影響,因為顧客會感到困惑,”曾為桑賈伊提供公關服務的亞力杭德拉·奇科尼亞尼説,“他們必須把家族傳承的故事捋順了。”不過,也有些客戶津津樂道于這段家族恩怨,把它當成某種“異國風情”。韋爾杜拉珠寶公司的年輕總裁尼科·蘭德里根少年時曾為卡什裏瓦爾家打工,他覺得:“不管分不分裂,我覺得他們是個極有生命力的家族企業。雖然關係看上去亂糟糟,但繽紛多彩。”(沈敏)(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