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嘉和一品“減負”再謀上市

  • 發佈時間:2016-03-31 02:14:2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希望集團于近期發佈了第六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議決議,擬以2.98億元全資收購嘉和一品中央廚房業務資産。這是繼2015年11月主機板上市企業西安飲食終止收購協議後,嘉和一品再次“賣身”,但此番收購並未涉及股權。

  在經歷2013年A股IPO失敗、2015年投靠西安飲食曲線上市未果後,嘉和一品董事長劉京京近期對外宣佈,或將再次向主機板或新三板發起獨立上市。專家分析認為,嘉和一品上市障礙不大,但目前重心應回歸到門店經營與用戶體驗。短期來看,出售中央廚房有助於嘉和一品甩掉重資産包袱,但長期來看並不符合餐飲行業趨勢,“表明嘉和一品對長期營收信心不足”。

  2.98億元出售核心資産

  新希望六和此次以2.98億元收購嘉和一品中央廚房,其公開表示,嘉和一品建設中央廚房在15年裏累積了多個優勢:一是其中央廚房在中餐標準化方面走在前列;二是其品牌在華北具有知名度,享有較高品牌溢價;三是其資質在北京不可複製,目前北京市産業政策層面禁止新建食品加工項目,因此其中央廚房加工資質具有稀缺性。

  公開資料顯示,嘉和一品中央廚房總部基地在2012年竣工並投入使用,總投資1.6億元,面積超過3.5萬平方米。按照當初嘉和一品董事長劉京京的構想,這一中央廚房基地至少可以滿足500家連鎖店的配送需要,也可以通過集約化採購與生産促進中餐的標準化程度。

  不過,嘉和一品中央廚房從動工開始就不斷遭遇外界爭議。2009年,嘉和一品在門店僅有6家的情況下就開始做中央廚房,有聲音認為,中央廚房建設屬於重資産項目,大額投入對嘉和一品門店擴張造成了不利影響。

  與當初西安飲食的出價相比,目前嘉和一品僅中央廚房業務就賣掉了近3億元,約佔西安飲食當初4.11億收購價的73%。有業內人士稱,由此可見嘉和一品中央廚房的業務價值。劉京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出售自己一手打造的這一核心業務,是因為中央廚房目前已陸續投入了近2個億,還有較大的投資空間,而新希望實力比較強。

  北京志起未來行銷諮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餐飲業未來建設重點就是中央廚房,可以減輕門店壓力、提高産品品質。嘉和一品目前出售這一核心資産,可以推測其現金壓力比較大,短期來看是甩掉了重資産包袱,“但實際説明嘉和一品對長期營收並不看好。”

  借殼西安飲食上市被放棄

  事實上,嘉和一品早在2013年就曾啟動過IPO欲登陸A股,後因證監會收緊對擬上市公司的財務審查,嘉和一品因未遞交財務自查報告而導致IPO核查中止。在向新希望出售中央廚房業務之前,嘉和一品在2015年初就計劃向西安飲食出售100%股權,交易標價為4.11億元。中投顧問酒店餐飲行業研究員蕭宇嘉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於2013年IPO受挫的嘉和一品來説,“賣身”于西安飲食可視為一種曲線登陸A股市場的路徑。

  按照西安飲食當初的設想,收購嘉和一品可實現其區域和渠道擴展,優化産品結構,如果能在2015年底前完成收購可將嘉和一品利潤進行合併,最終可使近年來業績持續下滑的西安飲食實現全年盈利。

  但在來回折騰大半年後,這場收購以西安飲食單方宣佈“終止”收場,理由是因為嘉和一品“自作主張”,未磋商卻投資5300萬元訂購新型智慧倉儲櫃。

  西安飲食認為,該項目前期投資巨大,而大規模固定資産投入必將導致嘉和一品固定資産折舊、財務費用、網點佈局、行銷推廣等費用大幅增加,進而帶來經營風險。根據西安飲食核查,嘉和一品前期已在智慧餐飲倉儲櫃設備上投入了701.85萬元,而2015年上半年該業務僅實現營業收入116.66萬元,並未達到預期效果。由於在智慧餐飲業務未來盈利能力及發展方向存在重大分歧,西安飲食決定終止此次收購。

  李志起認為,目前來看,嘉和一品智慧門店不太成功,也沒有為消費者體驗帶來太多驚喜,整個計劃投資大,但成效並不明顯。“近幾年,一些洋餐飲都在嘗試智慧餐飲,但目前還沒有成熟的解決方案,指望其收益有大的突破不太現實。”

  再次計劃獨立上市

  先是曲線上市失敗,隨後甩掉中央廚房重資産包袱,嘉和一品董事長劉京京近期對外宣佈,或將再次向主機板或新三板發起獨立上市,未來嘉和一品也將把注意力集中到門店經營上來。

  2013年首次登陸A股失敗後,嘉和一品背後的PE股東便開始了陸續退出。

  根據西安飲食此前公佈的收購草案,截至去年,嘉和一品7名股東中存在天津紅杉、上海雲鋒、上海祥禾和拉薩涌金等PE機構。據新京報此前報道,2009年天津紅杉和上海祥禾、拉薩涌金入股嘉和一品。2011年11月,嘉和一品又從馬雲參與的上海雲鋒獲得融資。

  首次IPO失敗後,劉京京便與天津紅杉、上海雲鋒、上海祥禾、拉薩涌金4家PE股東簽署了股份回購協議,並分別在2013年和2014年對上述股東持有的30%股份支付回購款。2015年初,西安飲食的收購行為曾讓上述回購協議取消,如今嘉和一品PE股東的退出可寄託于嘉和一品的再上市。

  李志起認為,嘉和一品通過資本市場補充門店擴張帶來的資金短缺是明智選擇。嘉和一品本身的品牌和規模具備價值也希望得到資本市場認可,“如果主機板上不去,新三板對它來説沒有門檻。”

  不過近幾年可以明顯感覺到嘉和一品把重心放在了供應鏈、資本運作方面,門店經營水準反而在下降,從功能表翻新、人員培訓、服務品質沒有太多進步等表現中可以看出。這説明過去一段時間,嘉和一品忽略了門店現金流這一核心業務,“現在必須重新回歸到這一重心,注重客戶體驗”。

  根據此前西安飲食對外公佈的收購草案,2014年,嘉和一品凈利為1008.19萬元,扣非後凈利只有598.21萬元,同比下滑37%。66家直營店中有50家利潤下滑,佔比75.8%,其中12家出現虧損。

  對於2015年嘉和一品業績以及是否繼續發展智慧餐飲項目,嘉和一品董事長劉京京回復新京報記者稱“不方便接受採訪”。

  嘉和一品曲折上市路

  2013年

  A股IPO失敗

  2015年

  投靠西安飲食,交易標價4.11億元,曲線上市未果

  2016年

  中央廚房以2.98億元被收購

  近期

  劉京京對外宣佈,或將再次向主機板或新三板發起獨立上市

  本版采寫 新京報記者 郭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