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三桶油”量價齊跌 行業格局面臨變革

  • 發佈時間:2016-03-30 15:37:2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3月30日專電 題:“三桶油”量價齊跌 行業格局面臨變革

  新華社記者安蓓

  我國三大國有控股上市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15年年報均于近日“出爐”。

  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015年中石油實現凈利潤355億元,同比下滑66.9%;中石化實現凈利潤324億元,同比下降30%;專注于油氣上游開發生産的中海油有限公司實現凈利潤202.5億元,同比下降66.4%。

   “三桶油”遭遇“寒冬”

  中石油A股上市以來凈利潤首次低於1000億元,中石化2009年以來凈利潤最低值,中海油有限公司近10年來最低凈利潤……分析人士指出,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和經濟增速壓力加大,是去年影響“三桶油”利潤的主要因素。

  受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影響,“三桶油”勘探與生産業務收益大幅下降。其中,中石油勘探與生産板塊經營利潤同比大幅下跌逾八成,中石化勘探開發板塊虧損174億元。但對於加工原油近八成來源於進口原油的中石化來説,國際油價大幅下降意味著原油加工成本的下降。去年中石化煉油板塊扭虧為盈,成為公司利潤的主要增長點。

  從主要跨國石油公司去年業績看,BP集團創20年來最大虧損,殼牌利潤暴跌近80%為13年新低,埃克森美孚去年第四季度利潤銳減58%,為近十多年最低季度利潤。

  面對國際油價大跌和利潤銳減,全球石油企業普遍減少資本支出,“三桶油”也不例外。根據年報,中石油去年資本支出約2022億元,同比下降超過30%,今年資本支出將繼續降至1920億元。中海油有限公司2016年預算資本支出將小于600億元,而2014年是1070億元,2015年是665億元。2015年中石化資本支出約為1122億元,同比降低27.4%。今年資本支出將進一步下降10.6%。

  “投資減少一定會影響未來資源和産能的接替。”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産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説。

  資源是油氣企業發展的基礎,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業已達60%。從年報看,三大石油公司今年資本支出重點均向上游勘探開發傾斜。

   效益核心理念凸顯

  今年年初,中石化勝利油田50年來首次關停下屬4個小油田,中海油有限公司下調了2016年的産量目標。而早在2015年,中石油大慶油田就啟動了減産計劃。

  “這種趨勢預計還將持續。”董秀成説:“這傳遞出一個信號,過去國有石油公司一定要保持産量增長、以産量為核心而不是以效益為核心的理念被打破了。”

  “高油價掩蓋了很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董秀成説,對於三大石油公司來説,投資和成本控制,都是未來主抓的重點。

  根據年報,2015年中石油油氣操作成本為12.98美元每桶,同比下降5.7%;中海油有限公司桶油成本降低了5.9%,其中作業費用為9.55美元每桶油當量,大幅下降21.8%。中石化單位油氣現金操作成本為17.62美元/桶,同比下降4.3%。

  中石油董事長王宜林説,公司並非盲目降低資本支出,在生産運營過程中,更加注重效益原則,而且特別注重項目優化。中海油有限公司表示,今年將繼續保持審慎的財務政策,通過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降本增效。

  根據年報,2015年中石油股份公司的員工費用為1181億元,同比下降2.3%。主要管理人員薪酬從2014年1413.2萬元減少至1317.1萬元。中石化員工費用為563億元,同比下降1.6%。

   改革成為未來發展主題

  不斷深入的國有企業改革和即將推進的油氣體制改革,意味著改革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中國油氣行業的主題。

  去年中石油對管道資産進行了整合。中石油在年報中稱,通過整合,將理順各個管道運營公司之間的股權關係,建立統一的管道資産管理運營及投融資平臺。在業內人士看來,這預示著未來油氣體制改革的一個方向。

  董秀成認為,油氣體制改革是大勢所趨。從上游來説,探礦權和採礦區的適度開放不可避免;中游管道整合或將為長遠趨勢;隨著原油使用權和貿易權的放開,煉油和銷售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對於國有石油公司來説,面對未來高度競爭的市場格局,改革內部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更加面對市場也成為必然。”

  2015年,“三桶油”母公司均迎來換帥,王宜林、王玉普和楊華分別接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董事長。廈門大學教授林伯強説,預計等待國家油氣體制改革方案明確後,“三桶油”未來發展戰略和改革方向將進一步明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