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甘肅聯合懲戒稅收失信企業

  • 發佈時間:2016-03-30 05:45:2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截至2016年2月,甘肅省國稅局共分級次對外公佈27戶稅收違法“黑名單”企業資訊,均為稅收違法性質較為惡劣和影響較大的案件。按照甘肅省稅務機關與公安、工商、質檢等部門制定的聯合懲戒制度,各部門已聯合對“黑名單”曝光的違法失信企業實施禁止企業人員乘坐飛機、列車軟臥出行,禁止購買不動産,取消財政補貼資格,限制授信貸款等多項懲戒措施。

  聯合懲戒震懾違法

  2015年,甘肅省國稅局通過誠信“紅黑榜”新聞發佈會、信用甘肅平臺和門戶網站等媒介,對蘭州怡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渭源縣醫藥有限責任公司等11戶違法失信納稅人資訊進行了曝光。其中,8戶企業的違法原因為偷稅,2戶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戶企業為虛開普通發票,有7戶企業已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涉稅違法‘黑名單’制度和聯合懲戒措施的實施,對涉稅違法犯罪活動起到很強的震懾作用。那些準備在稅收上做手腳、牟取非法利益的人員,在違法之前需要更多思量,稅收違法一旦被稅務機關查獲,不僅要補繳稅款、滯納金和罰款,企業和人員資訊還將被列入‘黑名單’向全社會曝光,企業會因此聲名掃地,經營活動四處碰壁。”甘肅省國稅局稽查局局長彭正國説。

  彭正國表示,各部門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對稅收違法企業納入“黑名單”進行公示,體現稅務機關對違法行為懲治力度的加大。即使企業登出,“黑名單”企業當事人依然會受到各種失信懲戒,有效提升了違法分子的違法成本,避免了稅收違法“黑名單”當事人通過重新成立企業“另起爐灶”的方式,再次進行涉稅違法活動情況的發生。

  據了解,甘肅省稅務機關定期對外公佈的涉稅違法“黑名單”資訊,其社會影響力正在快速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黑名單”資訊,繼而通過加強稅法學習,強化管理,防範涉稅風險,遠離涉稅違法行為。

  “隨著我國稅制改革的深入開展,國家陸續出臺了不少新的稅收制度、政策,再加上企業生産經營活動、市場環境具有一定複雜性,涉稅風險目前已經成為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青島啤酒集團甘肅公司負責人認為,對於企業來説,如果不注重涉稅風險防範,在依法納稅方面是筆糊塗賬,那麼遲早會給自身的信用涂上污點,經營發展之路也將會越走越窄。

  據甘肅省國稅局副局長劉虎介紹,隨著甘肅省稅銀合作工作的深入開展,稅收“黑名單”懲戒範圍正在進一步擴大,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在發放貸款時會主動參考企業納稅資訊和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結果,加大對“黑名單”企業的貸款限制力度。公安、檢察等司法機關也採取措施,配合稅務機關實施稅收“黑名單”制度。公安機關在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時,如果遇到與稅收相關的違法線索,也會主動與稅務機關聯繫。

  一朝失信處處受阻

  信譽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産,企業一朝失信被列入“黑名單”,不僅要面臨稅務機關更為嚴厲的管理和監控,還將面臨貸不到款、拿不到補貼、失去商業機會等情況,可謂“一朝失信,處處受限”。

  定西冀興毛皮服裝加工有限公司是甘肅省受到聯合懲戒的首批企業之一。該公司為牟取非法利益,從他人處購買了12份開具金額為1121.3萬元的假發票,申報抵扣進項稅額145.8萬元。根據相關法規,當地稅務機關將冀興毛皮服裝公司偷稅案移交定西市公安機關立案查處,違法人員姜長森因逃避繳納稅款罪最終被司法機關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10萬元。該企業被納入“黑名單”後受到聯合懲戒。

  甘肅省酒泉市某煤炭經銷企業因涉稅違法被列入“黑名單”,企業資訊和違法行為也隨後在相關媒體和稅務機關網站曝光。該企業不僅在後續的經營中貸不出款,而且其主要合作方酒泉鋼鐵(集團)公司也因此中止了與該企業的合作關係。不久前,這家煤炭經銷企業已經由於生意冷清而停業登出。

  甘肅省國稅局局長韓月朝表示,2016年,該局將繼續加大稅收違法“黑名單”曝光力度,繼續加強與甘肅省發改委、省文明辦和工商、公安等聯合懲戒成員單位的溝通協作,在各成員單位間建立涉稅聯合懲戒措施效果長效反饋機制,對涉稅聯合懲戒工作跟蹤問效。同時,運用大數據技術,積極參與地方政府對市場主體的服務和監管工作,通過建立稅收信用監管數據定期分析研究制度,加強企業監管,並依託誠信“紅黑榜”新聞發佈平臺和“信用甘肅”網站,加大涉稅違法資訊公佈力度,提升納稅信用影響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