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油菜花熱”的冷思考

  • 發佈時間:2016-03-29 01:29:4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到鄉村,草長鶯飛,金黃的油菜花盛開在中國無數片田野。從陜西、重慶,到湖南、江西,眾多鄉村紛紛舉辦“油菜花”節,鐵路部門聯手旅行社還開出了“賞花專列”。

  我國是油菜的原産國,農民素有種植油菜的耕作傳統。“油菜花熱”能否帶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如何使更多的農民借此脫貧、致富?

  如何變身“常年遊”?

  油菜花雖美,但光看油菜花還是未免有點單調。各地鄉村使出渾身解數,為油菜花搭配“遊點”。湖南省瀏陽市達滸鎮把油菜栽種在“小象鼻山”景區旁,排練了木排上“劉三姐”對歌的情景劇。

  在安仁縣,既能現場看春分開耕儀式,還可體驗農家小吃,遊覽國內首家稻田公園。“遠近高低各不同”,在金黃的油菜花和層層梯田、傳統民居相互襯托的江西婺源,推出了索道、熱氣球、玻璃棧道等不同角度的空中賞花遊項目。

  記者注意到,目前的油菜花觀賞,是典型的“週末遊”。湖南一鄉鎮政府籌資100多萬元,建了1個有近百個車位的停車場。平常綽綽有餘,在油菜花節這天,只能停放十分之一的車輛。

  油菜花開時間只有1個月,鄉村旅遊如何變“週末遊”“月遊”為“長年遊”?瀏陽的古港鎮頗有“心計”。走入鎮裏的梅田湖村,可見油菜花旁矗立著各式各樣“稻草人”,關公,櫻桃小丸子,八仙過海,趕牛扶犁耕田的農民……它們是去年秋收之後,由當地村民,將收割稻子剩下的秸稈編制而成的。古港鎮還曾結合空中定位技術,在田野裏用彩稻精心栽種了“吉祥中國娃”圖案,吸引了大批遊客。

  借助油菜花旅遊,3月中旬,瀏陽市公佈10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結合“幸福屋場”建設,瀏陽近年來很多村莊都保存維修了祠堂,挖掘整理鄉土名人事跡,為鄉村旅遊增添了人文內涵。讓更多的遊客進農家,嘗農家食品,住鄉村,體驗農耕生活,延長了鄉村旅遊鏈條的應有之義。

  如何引入市場力量?

  每到週末,油菜花盛開地區的鄉鎮幹部全員出動變身“交警”,疏散蜂擁而來的車輛。“油菜花熱”暴露了鄉村道路狹窄的短板,一些路段難以會車,有的路段沒形成環線,車輛的進出令人頭痛。

  不像很多景區的開發由專業公司在建設、運營,鄉村休閒旅遊還是地方政府尤其鄉鎮政府在唱“主角”。政府有責任加大投入,加強鄉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做好規劃引導,但長遠來看如何把握在鄉村旅遊中的角色定位,值得思考。

  例如停車場是發展鄉村旅遊必不可缺的“硬體”,耗資不菲,主要靠鄉鎮政府投資。油菜花開得美的地方,往往是農業鄉鎮,工業不發達,鄉鎮財政不寬裕。鄉村旅遊可以富百姓腰包,揚地方美名,可對鄉鎮財政的稅收貢獻並不大。

  政府在適當時“卸下”鄉村旅遊“主角”,不僅是緩解財力負擔之需,更是讓市場主體來發揮必要的作用。從湖南了解的情況看,除少數地區成片流轉委託給合作社種植,大部分地區的油菜花,還是政府引導農民自發種植。而由龍頭企業、合作社或者大戶出面,更有利於推動土地流轉,依靠成規模的土地,做旅遊文章。即使出現風險,承擔的責任主體也明確。

  如何借助科技創新?

  “去年的油菜品種,長得比我還高,風一來就倒了。今年改良後,矮了一截,不再怕風。”湖南安仁渡口鄉農民陳清生告訴記者,省農科院的專家在他們這裡做跟蹤試驗,不斷改良品種。

  油菜成熟之後,湖南很多地方還是靠人力用刀割。湖南一些農民反映,他們試用了機械化的油菜收割機,發現要在油菜十成熟的情況下,才能使用。為了不耽誤種植早稻,當地一般都是在九成熟的時候就收割。

  相當一部分農民仍然使用秧苗移栽法,1對夫妻1天只能完成1畝。如果使用油菜直播機,1天1人不下30畝。不少農民認為一些地方油菜稀稀疏疏,是因為直播技術不行。但記者所見到的長勢最好的瀏陽古港油菜花,個高、桿粗、花齊,正是直播種植。這證明不是直播技術不好,而是技術完善、接受推廣還須加強。

  一些農民和基層幹部期望,通過提高科技含量,擴大油菜花面積。如果能夠改良品種和栽種技術,適當延長油菜花的開花期,那就更將是鄉村旅遊的福音。

  (據新華社長沙3月28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