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9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走進影院的又一種快樂

  • 發佈時間:2016-03-28 09:29:48  來源:濱海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張麗卉

  2015年的電影市場,以國産片超越進口大片的業績載入史冊,而2016年“兩節”檔期的影片一路飄紅,又讓我們相信,眼下中國電影的收入“崛起”,確實是乙未羊年以它堅實的臂膀托起了丙申猴年的銀幕票房。其中《美人魚》30多億元的收入,使大家對國産影片的走向有了更為深入的認知。

  這部周星馳導演的喜劇,講述了一個生活荒唐、任性無度的闊少在準備投資填海蓋樓時,經歷了一次被人魚族人綁架,而後明白了生活的真諦、幡然醒悟,並深深愛上了美人魚的故事。可以説這是一部劇情、線索、人物關係都顯得簡單的影片,但是,影片卻在似乎一眼看穿的背後,為觀眾提供了不少耐人尋味的東西:它描述了感人的愛情,又充滿著笑點;它張揚了周星馳的“大話”風格,又深沉地書寫著人的生活與環境綠色的密切關係;它鋪排的情節似乎缺少懸念,又在一張一弛中暗設著吸引觀眾的情節。《美人魚》有著周星馳的印記,可是他又把“大話”內斂為見微知著。周星馳是追求藝術變革的智者,他沒有固步自封在自己的喜劇風格內,而是與時俱進地把喜劇引向了戲謔後的思考。他的這部作品,保持著周氏讓浪漫暢遊的取向,卻把美人魚的故事演繹為人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

  藝術的“深沉”,不是刻意地凝眉捶胸、擠淚頓足。藝術的有意義,應該也必須是在“單純”上做文章。《美人魚》的情節框架是單純的,人物關係是簡約的,甚至男主人公的“浪子回頭”也是自古有之的。然而在故事的“翻轉”和“逆反”中,美人魚作為“美”的載體,把感化心靈演繹得淋漓盡致。而周氏的喜感,他引發笑點的各種手段,卻林林總總地散發出來。也許這單純的就是快樂的,但更是單純的多樣,讓快樂充滿了銀幕,讓觀眾的笑傳導到心扉。

  自上世紀90年代,香港影視以其敘述的輕鬆和市井化,讓“港味”成為內地藝術欣賞的一道特色菜肴。産生的效應可以説在青少年的喜好中又誕生了一個新的“民族”——即“追星族”!當時的青年人,誰不知道“四大天王”,誰不會哼唱他們的歌,誰不會背上幾句經典的電影對白。像王家衛《重慶森林》中“其實了解一個人並不代表什麼,人是會變的,今天他喜歡鳳梨,明天他可以喜歡別的”,幾乎成為每個人的談資。而模倣《壹號皇庭》裏用紙幣折出的 “心”,並伴著周星馳喜劇電影中的唐僧、悟空、八戒式的無厘頭語匯,幾乎成了一個時代的風尚。電影在他們手裏,走向了赤裸和單純,卻讓快樂留了下來。

  可是,《美人魚》把簡單又引向了回味,而回味中的思考又伴隨著笑聲。這是周星馳對自己藝術的創新,而恰恰是這種創新,讓他喜劇的“無厘頭”多了些“有厘頭”的內涵。

  也許有人對周星馳的這種藝術求索,感到些許的意外,其實他一路走來,並沒有固化在無厘頭的鬧式喜劇中。最早是逗鬧,緊接著唱鬧,大話式的鬧,接著是帶有情愫涵蓋的笑,現在走向看似誇張穿越,其實是一種空間轉換的浪漫,把笑聲引進如何面對人生和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考。周星馳朝著“深沉”去“折騰”他的喜劇,這應當點讚。

  具體到《美人魚》這部電影,它的啟示在於:創作要自我發展保持藝術個性,但還要眼觀社會需求和觀眾審美的變化,《美人魚》面對人們盼望環境不再受到干擾的渴求,予以積極的適應,並把大家的這種希冀與周星馳的藝術特色結合,把簡單的笑點朝著思索去推衍,讓笑有了一定的意義。同時,鏡頭保持著周氏的誇張、浪漫、翻轉,結果票房奇跡出現了,並且留下了上述有助於今後影視創作的經驗,這顯然是《美人魚》的又一收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