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資源個股投資進入深耕階段
- 發佈時間:2016-03-28 07:00:14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李喬宇
自2005年以來,A股市場對殼資源個股的炒作日益升溫。一些市值低、業績差、主營業務長期無起色的個股,僅僅因為其殼資源的稀缺性而成為各路資本競相追逐的對象,或在一級市場買殼上市、或在二級市場重金潛伏,掀起一輪又一輪的炒作風暴。久而久之,“炒殼”便成了A股的一大慣例,成為部分資金追逐暴利的手段。
在有關註冊制的各種消息影響下,市場開始在各種蛛絲馬跡中重新思考殼資源個股的投資價值。上周,兩則有關殼資源個股的消息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眼球。
3月21日,上交所發佈公告終止珠海市博元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ST博元”上市。這也使*ST博元成為證券市場首家因觸及重大資訊披露違法情形被終止上市的公司,也是2016年首只退市的股票。進而,市場傳言稱,將有三四十隻“殼股”被強制退市,一時間,“殼股”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價值大打折扣。
不過,3月22日晚間,又有一則消息被市場解讀為“殼資源個股”捲土重來。上市公司棟樑新材發佈公告,公司接到控股股東陸志寶的通知,陸志寶擬將其持有的棟樑新材9.44%股份,以32.49元每股的價格轉讓給萬邦德集團,轉讓價款總額為7.3億元。轉讓成功後,陸志寶與萬邦德集團將共同控制上市公司。棟樑新材于2015年9月17日停牌時的股價為10.21元,轉讓價較之溢價2.18倍,創下近年來A股股權轉讓之最,瞬間引發市場關注,也令股價連續漲停。
同是殼資源個股,去向迥異:一家退市,一家暴漲。市場將不確定性的魅力演繹到極致。不過,拋開這些表像,從註冊制大勢所趨的制度建設層面和賺錢效應的二級市場核心邏輯看,“殼股”大概率將走向分化和精細化炒作,既不像棟樑新材的這般樂觀,也不易有*ST博元那般下場。
從資本市場制度建設層面看,註冊制儘管暫緩推出,但終歸是大勢所趨。這是懸在“殼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有利於市場一步步邁向價值投資的成熟階段,遏制僅憑資金實力的惡意炒作之風。一旦註冊制正式推出,中小板和創業板大部分個股大概率將要被市場重估,這一點此前在歐美等成熟市場一再被驗證。不過,真正有業績支撐、代表産業方向的優質個股,將繼續受到市場青睞,這也是納斯達克市場中仍有一大批高估值科技股的原因。對於小盤“殼股”而言,由於業績得不到保障,市場借殼的需求下降,將不再受到市場如過去十年一般的炒作。
此外,上週末,監管層確認戰略新興板推遲。這一表態,無疑對眾多希望回歸A股的中概股而言是一大壞消息。今後一段時間,中概股回歸戰略新興板已不可能,那麼,對A股市場中其他“殼股”的需求將會增加。這也算是一大利好。
可以看出,從制度層面看,殼資源個股的炒作儘管有短期的小級別利好,但長期來看,很可能炒作會一步一步降溫。
除了制度設計,二級市場的資金偏好無疑是決定殼資源個股股價走向的核心因素。賺錢效應是資金選擇標的的唯一原因,在“殼股”沒有失去賺錢效應之前,資金仍將高度關注這一領域。以棟樑新材為例,儘管有股民質疑轉讓方和受讓方“演雙簧”推升股價,但誰也無法證明這種不確定性,在巨大的賺錢效應下,資金仍然選擇蜂擁搶籌。因此,對於具體“殼股”投資的戰術性思考,仍要以市場的最終選擇為標準,如果市場選擇認可,便跟隨。但是,分倉潛伏的風險較以往增大。過去十年,市場上出現眾多以分倉潛伏重組股為主要手段的投資好手,其中,尤以王亞偉最為著名;但今後十年,這一方法的效用如何,則變成了一個問號。可以預期,自2016年開始,殼資源個股投資將進入精細化的深耕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A股市場對“殼股”的追捧,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足夠多的、真正能夠進行價值投資的標的。未來數年,在宏觀經濟轉型升級取得初步成效後,部分上市公司有望脫穎而出,分享新經濟帶來的巨大紅利,從而獲得長期的穩健增長,為市場提供更多價值投資標的。再加上註冊制的推進,那時,“殼股”的春天將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