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寮國石引發印石市場鯰魚效應

  • 發佈時間:2016-03-28 07:00:1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南方收藏眼

  “在行情好的時候,一方質地和品相完美的上等寮國印石,賣到上萬元一點都不奇怪。”27日,在廣州文德路一家專門賣印石的零售店裏,老闆一臉歡喜地對南方日報記者説,“懂行的藏家一想到國內同樣品質的田黃、雞血石,售價起碼是幾萬元一克,心裏還會覺得,怎麼這種外國石頭賣這麼便宜。”

  在寮國石的市場行情處在巔峰期的2年前,這位店家僅靠這一個品種,幾個月就賺了十幾萬元。作為一個外來品種,寮國石從籍籍無名到火遍全國,成為國內印石市場可以直接跟壽山、青田、巴林和昌化這傳統四大名石爭紅鬥艷的最大攪局者,只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

  由於其價低質優,在2014年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的初期,曾引發過一些經營傳統印石的商家的巨大擔憂。不過很快,攪局者在市場卻激發鯰魚效應,成為帶動整個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一匹真正的“黑馬”。●南方日報記者 馮善書

  市場??與傳統名石爭紅鬥艷

  在篆刻家彭漢蒙面前,寮國石一點都不神秘。

  近十年來,他幾乎每天都在跟各種各樣的石頭打交道。“瘋狂”的時候,他甚至連續兩天不睡覺,都在把玩這些不同顏色的印石,體會鋼刀在它們身上走線的不同感覺。“寮國石與我上手過的傳統四大名石並無多大區別,因為它的顏色、質地和紋理都非常豐富,因而,如果把它們放在一堆相對應的國內印石裏邊,連行家都分不出來。”彭漢蒙説,正因為外觀和品質與傳統的壽山石、青田石和巴林石等極度相似,所以,早期他們一直被石商當成國內的主流石種來出售。

  實際上,在三年前,國內的印石玩家大多對寮國石這一新品種還頗感陌生。記者從一些福建的玉石商人口裏了解到,一些在寮國從事紅酸枝等紅木生意的莆田木材商人最早發現了這種石頭。它們藏身於寮國阿速坡省孟高與蒲翁兩縣那片被原始森林覆蓋的山脈中。初期,因為在當地收購這種石頭的中國人很少,加上當地人並不知道這種石頭被拉到中國、換了一個名堂之後,就可以馬上變得身價百倍,所以一直以非常低的價格賣給了福建商人。

  直到2014年左右,以青田為代表的一些其他地方的商人發現了福建石商的秘密,與福建人一起蜂擁到阿速坡省搶奪當地的印石資源,引發寮國政府對突然升溫的礦區資源開發進行了政策干預,從而導致寮國石的收購價在當地水漲船高。

  參照國內石商人的分類方法,到寮國開發印石資源的石商也把當地的石頭資源分為山料和水料,對紋路和質地更好的水料開出了更高的市場價格。

  在廣州華林市場,記者來到一家專門批發印石的店舖,看到一塊質地溫潤、白底透紅、顏色紅艷如雞血的寮國石,店家開口便要價8000元。而一些通體發紅、顏色比較暗淡、外觀上看不到什麼裂紋的寮國石料,只是簡單進行了條塊處理和打磨,頂部並無任何雕刻,開價也在4000元。“如果從外觀和硬度、韌性等其他物理性狀來説,寮國石與國內的名石幾乎沒什麼差別。”店家説,現在買家普遍已經知道這些石頭來自寮國,如果是以前,把它們混進壽山石和巴林石裏邊,還可以賣到多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錢。如今好的田黃石、雞血石都賣到了幾萬元一克。上等寮國石賣幾千塊錢已經是行情回落了。

  這位店家還向記者透露,傳統的四大名石,現在僅有巴林石還有一定量産,其他的如壽山、青田和昌化的上等料,早已進入資源枯竭期。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國內的優質石料根本無法滿足消費者。因而在2014年寮國大規模進入中國之後,這種石頭一直是國內印石市場上的主流。不僅在福州八成以上的交易都是寮國石,而且在青田等其他産區,大多數的石商也都在經營這種石頭。

  分析??部分寮國石山料容易脫水褪色

  近兩年來,雖然國內印石市場備受寮國石的衝擊。但是,在中國收藏者的傳統觀念裏邊,還是認為壽山石、青田石、巴林石和昌化石這四大名石的價值是最高的。

  “我見過一些寮國石,其質地、顏色和紋路都堪比國內的田黃、雞血等優質石料。”廣東省地質局珠寶檢測中心主任項賢彪對記者説,實際上,這些印章石在礦物成分上區別不太大,有些品種的寮國石與國內的巴林石、壽山石和青田石等可以説是一樣的。有的主要以葉臘石為主,有的則主要以迪開石為主。正因為礦物成分差不多,因而,在外觀上它們和國內四大名石極度相似,可以放在一起爭紅鬥艷。

  廣東省觀賞石協會有關負責人則告訴記者,近幾年,進入國內印石市場攪局的新石種其實並不止寮國石這一種,國外的有越南石,國內有豐順石。這些新石種,其實與傳統的那些主流印章石在礦物成分上都非常相似。

  在網上,一位業內人士寫的文章比較深入地講到了寮國石與國內印石的區別。更令壽山石業界和藏家驚訝的是,寮國石的顏色、肌理和質地與壽山善伯洞、杜陵、二號礦、松柏嶺、水洞高山等品種極為相似,除刀感不同之外,流水紋、桃花等肌理特徵一應俱全。除了壽山石部分品種之外,巴林、昌化等名石均可在寮國找到“孿生兄弟”。

  這些業內人士進一步分析,寮國石石頭本身的品質,從顏色看,紅色系為主,極品的紅很正,大部分色淡;石質看,感覺跟四大名石的精品比還是差點。應該更適合把玩。總之,對市場上的石頭衝擊會比較大,特別是壽山和巴林,因為寮國石和這兩者相似的地方比較多。寮國石的色系是比較單調的,紅色系為主,像青田、昌化、巴林和壽山顏色品種都異常豐富,青田淡雅的青綠色、昌化高雅的硃砂紫,都是他所缺少的。更不要説昌化和巴林的雞血了,目前還罕有有競爭力的替代。

  不過彭漢蒙則告訴記者,從最近藏家的反映來看,部分寮國石也出現了褪色等現象。這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寮國石市場價格的繼續走高。對此,廣東省觀賞石協會副會長謝佑才對記者分析,因為寮國石分山料和水料兩種,山料在開採前處於封閉環境中,其溫度壓力都處在恒定狀態,因而,石料內部分子結構相對比較穩定。但開採出來後,石料進入全開放的空間,原來的溫度和壓力都發生了改變,使得石料分子結構慢慢脫水。“估計褪色的現象就是因為脫水而引起的。”

  謝佑才説,在礦石裏邊,脫水是很普遍的自然現象,不僅是寮國石會出現,和田玉、黃龍玉、金絲玉及其他礦物晶體都有可能發生同類現象。

  行業??激發市場活力

  據業內人士透露,最高峰時期,有數千國內商家到寮國上游産地“掃貨”。而近幾年,流入國內印石市場的寮國石料已多達數千噸。

  在這些長得像四大名石“孿生兄弟”的外來石頭大舉進軍中國的時候,對國內的印石市場行情也帶來了衝擊。“初時大家不知道它的真實身份,所以一直是以壽山石、青田石的價格來跟商家交易。但後來,其真實身份被識破,價格也因此被腰斬。”前述那位在文德路經營印石的店家對記者説,被打回原形後,寮國以價低質優的特點開始正式進入中國印石市場的主戰場與傳統四大名石爭紅鬥艷。由於大量的寮國石改變了市場原來的供求關係,因而,國內優質印石資源的價格也一定程度上被其大幅拉低。

  在不少業內人士眼裏,寮國石在國內印石一直是“攪局者”的身份。不過,在廣東省觀賞石協會的有關專家看來,寮國石、豐順石這些新石種對市場還有平衡器的作用。寮國石是四大國石很好的替代品和補充品。在印石石料的價格上也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有這麼多的價低質優的寮國石進入中國市場是好事。”前述一位業內人士稱,實際上每個重要門類的收藏均有類似品種,譬如和田玉,就有新疆料,青海料,俄羅斯料和南韓料等。傳統的新疆和田玉十年前就已經飽受其他玉種的衝擊,但是這麼多年來,和田玉的市場不僅沒有被做垮,反而越來越好。特別是和田碧玉,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市場人士和收藏者所認可。

  據了解,2014年末,異軍突起的寮國石價格達到了高峰,之後因為一些印石商人將品質較低的石料拋售出來,市場平均價格有所下降。不過,一些好的石料在調整期慢慢沉澱下來,開始迎來與國內主流石種相似的行情。

  “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開始認同,寮國石激活了國內的印石市場,把這個本來有點小眾的市場帶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好時機。”廣東省觀賞石協會有關專家認為,這更證明市場的鯰魚效應已經形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