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線樓市新政重在供給側調控

  • 發佈時間:2016-03-28 00:30:3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吳青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上海、深圳先後發佈樓市調控新政策,引發市場極大關注。大家更多關注了兩地購房門檻的提高,筆者認為,更需要關注的是兩地新政體現出的從供給側調控樓市的思路。

  此次政策調整主要原因是多個一線城市樓市出現非理性上漲,監管旨在擠出房地産泡沫。兩地樓市新政反映出,一線樓市調控的一大焦點在於從需求側轉到供給側的新思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47個,比1月份增加9個,其中漲幅較上月擴大的城市有33個,比1月份增加10個。從各級城市看,2月份一、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平均都上漲,且漲幅分別比上月擴大0.5、0.1和0.1個百分點,城市間房價漲幅差距進一步擴大,一線城市和個別熱點二線城市漲幅遠高於其他城市。

  調控房價,控制需求端是短期之舉,而調整供應端才是長效機制。目前在政策的持續刺激下,整體市場的分化仍在延續,但去庫存任務最重的廣大三四五線城市仍沒有太大起色。從需求端刺激的政策還會頻繁出臺,但效果會越來越有限。這種情況下,調控最好從供給端方面加以努力。

  在土地供應方面,在庫存壓力比較小的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和二線核心城市要增加供給量,以及中小戶型的供給。在庫存壓力比較大的地區,要嚴格控制土地的供應,減少甚至停止供應。深圳樓市調控意見首先提出,要加強多渠道住房供應和住房保障,這是未來深圳樓市管理的新方向,也意味著深圳樓市調控從需求側為主轉向了供給側為主。從中長期來看,隨著收入增長、人口流入、城市轉型升級,各類住房需求有增無減,單純調控需求效果或有限。此次提出的“新增、盤活、更新、棚改”等四個渠道的新房供應,以及40萬套保障房籌建、35萬套的保障房供應,意在讓樓市在供給側全面發力,滿足長期旺盛的居住需求,徹底緩解供求關係,構建房價逐漸穩定的基石。

  其他不少地方也在供應端加大調整力度。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本市土地和住房供應結構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上海將進一步加大商品住房用地的中小套型住房供應比例,中心城區不低於70%,郊區不低於60%(部分矛盾突出區域亦為70%)。福建日前出臺的包含八項去庫存措施的《關於化解房地産庫存的若干意見》(“閩八條”)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可以土地“轉性”,提出要優化開發用地供應,規定2015年12月31日前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未構成閒置土地,且已全部繳清土地出讓金的商業辦公用地,可轉型為商品住宅用地。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今年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逐步納入公租房供應範圍。”這意味著,在供應端,我國將繼續打通存量房與保障房及租賃市場的渠道,大力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和公租房貨幣化,完善租賃市場,支援商品房庫存向租賃房及公租房供應轉化。

  樓市的供給側改革,不僅僅是要消化房屋庫存,更重要的意義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住宅産品,更好地滿足人民的居住和生活需求。過去,我們的經濟政策主要在需求端發力,現在,要在供給側加大改革力度。主要是控制增量,調整土地供應節奏,增加土地有效供給;實施結構優化,增加高品質、有附加值的有效供給。有了高品質産品,才有住房消費。有了梧桐樹,才能引來鳳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