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英人文交流更加緊密

  • 發佈時間:2016-03-27 22:29:51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夏曉 黃泳  責任編輯:羅伯特

  演講、才藝、功夫精彩紛呈,掌聲、歌聲、笑聲此起彼伏。3月19日晚,第15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全英大區賽決賽在倫敦英國皇家地理學會舉行,10名經過層層篩選的優秀中文學習者登臺亮相,大顯身手。

  決賽以“夢想點亮未來”為主題,通過演講、知識問答和才藝表演等環節,展示參賽者的漢語語言能力、對中國國情與文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參賽選手的漢語水準之高和中國文化功底之深,讓在場的近600名觀眾驚嘆不已。

  來自設菲爾德大學的烏淼通過《詩與遠方》的主題演講,巧妙地用中國經典詩詞表達了他對曾經留學南京的思念;來自阿伯丁大學的安娜把她在中國參加音樂節“一夜成名”的獨特經歷分享給觀眾;諾丁漢大學的傑米則用中文把嘻哈、詩歌與人生混搭得恰到好處;利茲大學義大利小夥喬萬尼的演講《我的中國夢》不時穿插“十三五”“四個全面”“一帶一路”“亞投行”等熱詞,反映了他把個人前途和當代中國緊密相連的強烈願望。

  當晚最奪人眼球的選手要數來自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文傑。他講述了在中國期間與國粹京劇“一見鍾情”的故事,而在才藝表演中他演唱《智取威虎山》中的選段《共産黨員時刻聽從黨召喚》時,觀眾才明白他一身綠軍裝、頭戴厚帽子原來是要扮演楊子榮。他的唱腔、動作和眼神有板有眼,贏得觀眾長時間的鼓掌喝彩。

  經過激烈角逐,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文傑奪得特等獎,並成為中國國家旅遊局“中國旅遊形象大使(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何安傑獲得一等獎,利茲大學的喬萬尼、農坂夢香獲得二等獎,他們將代表英國赴華參加總決賽。

  文傑在比賽結束後對新華社記者説:“我感覺太意外了,一點都不敢相信自己拿了這個獎。學習中文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看中國的出版物、電視劇,聽中國的音樂,還要多交幾個中國朋友。”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教授、本次決賽裁判長賀麥曉説,與他此前參與的兩屆大賽相比,今年選手們的平均水準有很大提高,這是他經歷的平均水準最高的一屆比賽。選手們表現得非常好,“對我們(裁判)來説,作出決定真是太難了”。

  賀麥曉説,英國現在學習中文的人越來越多,年齡越來越小,去中國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所以他們的口語比以前更好。

  中國駐英使館公使銜教育參贊瀋陽介紹説,今年有17所英國大學參與“漢語橋”比賽,參賽學校比往年更多,各校的水準更加平均,選手的實力更高。據英國政府統計,現在英國約有20萬人通過各種形式在學習中文,首相卡梅倫曾提出2020年學習中文的人數將達到40萬。目前,英國有29所孔子學院,126個孔子課堂,數量居歐洲國家之首。這些事實充分説明中英兩國人文交流越來越密切,是中英關係進入“黃金時代”的重要標誌。(夏曉黃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