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
- 發佈時間:2016-03-26 03:41:29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伴隨全球不斷變暖,氣候變化正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地球會越來越“燙手”嗎?如何應對乾旱與暴雨帶來的“旱澇兩重天”?如何看待氣候變化陰謀論?日前,《經濟日報》記者走進中國氣象局,聽聽科學家們如何聊氣候。
越來越暖,全球“有點傷”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佈消息稱,全球氣溫在2015年創下最高紀錄後,2016年1月全球氣溫繼續創新高。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監測,2016年1月,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氣溫為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高,比20世紀的平均值高1.04℃。
全球氣溫的升高引發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縮、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科學研究表明,自1950年以來,已經觀測到的許多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如極寒、熱浪、強降水、乾旱等,發生頻率成明顯加快趨勢。
氣候變化的“作用力”不局限于一城一域、一朝一夕,專家表示,其對地球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産生的影響正在變得越來越廣泛、越來越顯著。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就在去年,夏季熱浪襲擊歐洲,多國高溫創紀錄;乾旱重創非洲,多國面臨糧食危機;年初美國頻遭暴風雪襲擊,部分地區積雪深達183釐米。
甚至普通大眾在日常生産生活中都對氣候變化有細微地感知。北京不少市民的共同感受是,入春時間越來越提前了;在東北,種地的老黃歷有點不管用了,農民更新了種植時間表,以前是“立夏到小滿種什麼都不晚”,現在成了“穀雨到立夏,早晚都不怕”。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科學家姜彤表示,氣候變化不僅僅是大氣圈變化,也是包括土壤圈、生物圈、冰凍圈等在內的氣候系統的變化。氣候變化會引起一些喜暖物種範圍擴大,物種往北方遷移,生長範圍更廣,帶來有益的變化。但其引發的災害天氣事件的增加,也在惡化貧困地區原有的環境。
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全球自然災害數據庫資料顯示,從全球來看,1980年到2009年全球高溫熱浪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32.5億美元,2010年到2015年高溫熱浪造成的損失是53.08億美元,增加了63%;1980年到2009年乾旱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是63.73億美元,2010年到2015年則增加到143.8億美元,增加了127%;全球洪澇災害的損失1980年到2009年為158.1億美元,2010年到2015年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63.5億美元,增加了130%。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正是基於這樣的共識,2015年底,由195個國家參與談判的巴黎氣候大會達成世界氣候史上前所未有的歷史性協議:與前工業時代相比,各方把“全球平均氣溫升高幅度需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作為目標,併為把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而努力。
積極應對,提高自身抗禦力
隨著增溫後大氣能夠保持更多水分,暴雨事件在不斷增加。在巴基斯坦的季風期,一個臺站記錄了24小時540毫米的降雨,而該國的年均值只有336毫米。印度城市金奈12月1日至2日24小時內的降雨量高達500毫米,聞所未聞。我國也有帶來嚴重損失的暴雨事件,如濟南2007年的“7·18”、北京2012年的“7·21”強降雨。
氣候變化不但帶來“更澇”的風險,也在製造旱情。在巴西東北部和北美西部乾旱肆虐,導致阿拉斯加出現破紀錄的野火季。中美洲、加勒比地區和南部非洲也受到了降雨不足的影響。印度西南季風降雨量低於常值。
姜彤表示,要積極應對這些變化,應該可持續地管理自然生態系統,把氣候變化風險納入到規劃、設計、管理等方方面面,通過社會、政府的共同努力建設氣候抗禦型社會。
“過去我們在應對旱澇的時候,往往把籌碼放到水利工程上面去,大家看旱了、澇了,往往説工程體系不完善。實際上對於構建旱能吸、澇能排的綠色生態系統考慮得不是很週全。未來應對更旱、更澇的風險,防禦性的工作更為重要。”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副所長嚴登華説。
在嚴登華看來,“灰色水庫”解決的是地表水問題,應對旱澇遠遠不夠。應該結合大自然的“綠色水庫”,形成地表、土壤、地下相互聯繫的海綿體。這樣就像建立一個“水銀行”一樣,多了能存,少了能取,調節旱澇不僅可以做到年內調節,甚至可以實現年際的調節,應對旱澇的能力大大提升。
“‘鋤頭底下三寸澤’,人類活動對水迴圈也會産生影響,應該尊重大自然本身的規律,盡可能減少人類活動的影響。”嚴登華説。
“此外,應對旱澇問題還可以積極利用大數據的現代手段。我們已經在研究氣候變化影響下,不同的區域到底有什麼樣的風險。我們需要的是水文氣象、水文氣候、水資源氣候這樣耦合的結合,以便知道什麼時候哪有多少水,對水資源形成系統的調節。”嚴登華説。
在氣候變化帶來極端天氣頻發的背景下,提高防禦災害能力越來越緊迫。嚴登華介紹説,我國處在東亞季風氣候區域,呈現三級階梯的地形,決定了我國是一個降水分佈不均、極端事件頻發的基本狀況,再加上氣候變化的影響,未來可以預見,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勻特徵,以及旱、澇頻發,對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影響都會進一步加重。
科學認知,應對氣變從我做起
氣候變化真的離我們如此之近嗎?有人表示懷疑,並拋出氣候變化陰謀論,認為科學家為了低碳環保故意把氣候變化説得很嚴重。對此,氣象專家有話説。
姜彤表示,氣候變化的一些主要結論都是根據科學觀測事實和基於科學的方法總結出來的。“比如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評估報告,是由全世界選出來的近1000位科學家參與撰寫,在對數十萬條評審意見進行分析後,形成了近5000頁的報告。在傳播過程中,可能會由於個人對報告的理解不同、角度不同、文化學科的差異等,造成對某些結論誤解或理解不深,但是結論本身都是科學家們根據科學事實得出來的。”姜彤説。
嚴登華表示,科學問題的後面會引入很多社會問題,與公眾息息相關,比如應對氣候變化涉及的減排就和生存、發展結合起來。有些人只關注背後的問題,對於氣候變化的事實不考慮,很容易被一些誤讀或者曲解的輿論帶著走。
對於氣候變化,公眾應該科學認識。“每個人對氣候變化的理解不一樣,科學家有責任,不僅僅從科學事實角度、科學結論角度傳播科學知識,同時也要考慮到不同的受眾理解角度不同。如何更好地表達、傳播科學,做好科普,對科學家而言是一種責任,也是應盡的義務。”姜彤説。
“不但要認知氣候變化及其帶來什麼危害,關鍵還要認知個人能為氣候變化做點什麼。”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主任鄭保衛説。
鄭保衛在關於公眾低碳意識調查中發現,30%左右的被調查者缺乏減排意識,減排潛力組人群還佔相當一部分。“怎麼科學認識氣候變化,如何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做大量工作,包括要進行社會教育、社會普及、社會推廣工作。對於氣候變化,還需要更多關注。”鄭保衛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