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17家上市公司年報遭交易所問詢

  • 發佈時間:2016-03-24 07: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喬宇

  伴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漸次披露,部分上市公司年報遭到證券交易所的質疑和問詢。滬深交易所官網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收盤,已經有17家上市公司的年報引起交易所的關注。其中上交所包括人民同泰天目藥業等11家,深交所包括*ST美利、*ST天化等6家。

  國開證券資深分析師杜徵徵認為,這些被質疑問詢的公司年報中以財務數據、經營數據出現差錯者居多。這主要源於目前會計差錯、會計政策等事項的資訊披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隨意性,公司財務資訊的準確性以及完整性存在不足,部分公司的審計報告不夠規範,以及有些公司發佈的年報敘述性資訊流於形式,風險提示等資訊不足。

  以深交所在3月23日對南風化工發佈的年報問詢函為例,南風化工連續3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存在較大差異。對此,深交所要求該公司充分説明具體原因,並列表對比分析近3年的收入確認政策。

  關於應收款項壞賬準備計提問題,南風化工對淮安南風鹽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期末應收賬款合計4254.77萬元,均未計提壞賬準備,理由為相關公司和該公司屬同一母公司或同一最終控制方。

  對此,深交所發質詢函要求南風化工詳細説明上述應收賬款形成的交易背景、發生時間;説明對同一母公司或最終控制方單位不計提壞賬準備的政策確定依據、合理性、是否需要進行單獨減值壓力測試及是否履行審議程式等。

  儘管這些上市公司年報出現的問題不大,但依然值得投資者警惕。“上市公司年報是投資者了解企業的主要窗口,披露數據出現差錯,容易誤導投資者。”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岳屾山認為,即使年報上的紕漏不足以構成證券法所規定的虛假陳述,但交易所等監管層對此採取問詢函等質疑和批評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