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千億集群 琶洲崛起

  • 發佈時間:2016-03-24 06:32:2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發力建設提升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國際金融城、珠江新城

  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已出讓20宗地塊,引入了14家行業龍頭企業,總投資達550億元。十年之內,這裡將集聚近十萬高端産業人才,崛起千億級網際網路和創新産業集群,形成知識經濟的新高地。

  天河中央商務區是全國三大中央商務區之一,是華南地區唯一的世界商務區聯盟成員、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示範基地,已成為華南地區總部經濟和金融、科技、商務等高端産業高度集聚區。

  廣州國際金融城位於珠江北岸員村地區,是廣州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核心載體,總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起步區1.32平方公里。按照規劃,金融城將集聚發展區域金融總部,打造金融創新産業新高地。

  海珠: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將成知識經濟新高地

  海珠區緊緊抓住廣州建設國際科技創新樞紐的機遇,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集全區之力打造“海珠創新島”,逐步形成以琶洲、南中軸和中大國際創新谷、海珠灣濱水區創新帶三大創新産業帶支撐的創新發展新格局

  文/廣州日報記者廖靖文、申卉

  昨日,由海珠區委、區政府、市工信委主辦的“網聚新琶洲 ‘投’創新未來”海珠分論壇在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海珠區委書記姚奕生表示,海珠將積極營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營造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區環境,不斷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和生活服務便利化,為八方客商提供最優質、最高效的服務,創建最佳投資環境。

  在“中國第一展”廣交會等經濟引擎的帶動下,10.4平方公里的琶洲已經成為全國會展商貿活動最集中、最活躍的區域之一。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已經與珠江新城、國際金融城共同組成廣州中心城區的“黃金三角”。截至目前,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已經出讓了20宗地塊,引入了14家行業龍頭企業,總投資達550億元。十年之內,這裡將集聚近十萬高端産業人才,崛起千億級網際網路和創新産業集群,形成知識經濟的新高地。

  加快完善所有扶持政策

  琶洲站上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風口,吸附器和輻射源作用優勢明顯。據介紹,廣州市、海珠區正聯動發力,從政策扶持、基礎設施、政務服務等三個方面打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政策扶持方面,廣州市新出臺了力度空前的産業領軍人才政策,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還專門享有企業自建辦公用房獎勵政策。海珠區也正在加快完善包括創新、總部、樓宇、人才等所有扶持政策。

  海珠區大力實施引導企業增加創新投入的研發經費倍增計劃、扶持創新型企業發展的“百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和“百家高成長性中小企業加速計劃”,培育一大批專、精、特、新創新型企業,鼓勵和支援企業建立研發機構。

  突出抓好創新環境支撐建設。強化政府服務管理創新,完善“1+9”創新發展政策體系,推進各項扶持政策落地,通過政策激發企業創新發展活力。

  “水陸空地”一體化快捷交通

  基礎設施方面,優先聚焦琶洲,正在規劃新建3條地鐵線、2條城際軌道以及1條有軌電車線路,籌劃論證港澳碼頭客運口岸、琶洲機場航廈綜合體,未來的琶洲將是“水陸空地”一體化的快捷交通樞紐,快速直達機場高鐵、直達港澳。

  加快重大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推進北科大新材料研究院、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實驗室、國際創新驛站等項目落地。積極謀劃與中山大學共建南海國際實驗室、風洞國家實驗室、微電子國家實驗室。

  推動科技金融進一步融合,探索科技投資引導資金、科技銀行等科技金融發展模式,為創新發展提供的金融支撐。

  建政務服務中心琶洲分中心

  政務服務方面,海珠區正在推動成立集聚區建設指揮部,加快建設市政務服務中心琶洲分中心,開展“網際網路+政務”,構築集網上服務、自助服務、現場服務、移動服務、VIP 服務於一體的智慧化服務網路,全面提升琶洲地區的綜合管理水準和企業服務效能。

  天河:“雙城驅動、雙帶聯動” 引領高端産業集聚發展

  天河區引進了9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1個,7家中國500強企業投資項目9個,5家央企投資項目6個

  目前,在天河區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157家(208個項目),佔全市67%;中國500強企業91家,佔全市53%;廣州市認定的總部企業93家,佔全市29%

  文/廣州日報記者秦松

  天河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國家級中央商務區和高新區的城市中心區,如今天河區已形成以總部經濟為龍頭,金融、新一代資訊技術、現代商貿、商務服務等主導産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集群。

  未來,天河區將繼續圍繞“雙城驅動、雙帶聯動”的目標定位,立足金融服務、現代商貿、商務服務和新一代資訊技術等四大戰略性主導産業,盤活創新資源,全力以赴打造更加國際化的創新創業環境。

  天河中央商務區是全國三大中央商務區之一,目前有甲級寫字樓116棟,面積超1100萬平方米,其中營業收入超10億元、稅收超1億元的樓宇48棟,稅收超10億元的樓宇15棟。商務區入駐了包括尚品宅配、中科招商、正佳集團、酷窩科技等一批知名創新型企業。

  下一步天河區將充分發揮“黃金三角區”集聚高端産業的功能,在鞏固天河總部經濟制高點的同時,利用天河豐富的國際化樓宇、商務、人才、外事等服務機構資源,助推天河中央商務區及周邊區域加快建設標桿性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打造成為總部經濟和創新發展協同共進的重要示範區域。

  國際金融城、天河智慧城

  “雙城”驅動 打造新高地

  廣州國際金融城位於珠江北岸的員村地區,是廣州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核心載體,總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起步區1.32平方公里。

  目前,起步區已完成土地徵拆,28塊商業用地已出讓16塊,綠地中心等7個受地項目已開工;還有12塊待出讓地塊,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00萬平方米,金融城二期也正在規劃中。按照規劃,金融城將集聚發展區域金融總部,積極發展消費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金融租賃、財務公司等金融新業態,推進金融服務載體、主體、形式的創新,打造金融創新産業新高地。

  天河智慧城位於岑村——高唐地區,規劃面積63平方公里,核心區20.7平方公里已完成控規編制。園區集聚形成了移動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物聯網、大數據等八大産業集群,現有中移網際網路、中移動南方基地、網易、佳都、UC、酷狗等科技企業1700多家。目前,園區正大力推進建設總面積超200萬平方米的一大批科技創新創業平臺,省綜合性創業孵化(實訓)基地、萬科雲、網易智慧谷、天河人才港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此外,天河區還加強了與法國巴黎十三區、美國加州大學、英國貿易投資總署合作,吸引國際化人才和創新資源,推動園區國際化創新合作與發展。

  創新帶、創意帶

  推進科技孵化器倍增計劃

  創新帶以天河北為起點,經石牌、五山高教區,向東北延伸至天河科技園高唐新建區,串連天河北、石牌、五山、長興、高唐新建區等研發和高新技術企業資源,發揮産學研資源整合的乘數效應,打造區域創新中樞。

  創意帶則以金融城為起點,沿科韻路南段,向東北延伸至奧體片區,依託羊城創意産業園、南方傳媒基地等項目,重點發展數字、網際網路傳媒業,以及工業建築設計、體育時尚、網游動漫等創意産業。

  天河區將在“雙帶”聯動下大力推進科技孵化器倍增計劃。目前,全區已登記的孵化器30家,佔全市26%,面積55萬平方米。

  大咖論道

  希望琶洲

  比肩矽谷

  廣州日報訊 (記者廖靖文、申卉)昨日,2016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海珠分論壇舉行高端對話,眾多入駐琶洲的網際網路企業大咖縱論琶洲未來。會上,網際網路巨頭看好琶洲未來,“希望琶洲能夠比肩矽谷”。

  天時、地利、人和“很靠譜”

  高興來琶洲和大家做鄰居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杜蘭説,琶洲正在形成“三好”生態圈——基礎好、夥伴好、人才更好。她表示,阿里巴巴、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入駐琶洲,在琶洲有著眾多的合作夥伴。“大家就是一個‘網際網路+朋友圈’,加入這裡有人才的優勢,能夠發展得更好,特別高興來到琶洲和大家一起做鄰居。”

  阿里巴巴集團戰略發展部總監李然説,阿里巴巴與廣州淵源已久,馬雲曾經到過廣交會。至於在琶洲的佈局,阿里巴巴會把消費升級、文化娛樂類的産業放在琶洲。“矽谷和曼哈頓不光有土地,同時還有文化、産業基金的配套,用更好的環境讓更多的人才進來,所以我們希望阿里巴巴能夠帶動琶洲的創新創業,能夠把更多的人才引進來。”李然表示,希望琶洲和在琶洲落戶的企業都能擁有成熟世界的領導力,這樣琶洲將來就能夠比肩矽谷。

  酷狗音樂副總裁趙海舟則簡單直接地表態——有天時、地利、人和,琶洲未來的發展“很靠譜”。

  佈局産業鏈的“護城河”

  整合“超級獨角獸”企業

  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浪潮下,哪才能找到産業的新風口?眾多落戶琶洲的網際網路巨頭會在哪些投資領域發力?……在分論壇對話環節,眾多網際網路大咖們現場亮出佈局思路。

  復星網際網路投資集團執行總裁張坤表示,復星網際網路投資主要是尋找産業整合的機會。他舉例説,企業去年投資大眾點評,之後與美團合併,讓“獨角獸”企業變成“超級獨角獸”企業,這是整合帶來的機會。

  李然表示,復星網際網路投資集團目前主要關注娛樂、健康産業,而阿里巴巴在娛樂産業的佈局上更廣泛,目前有阿裏影業、阿裏音樂等,希望打造一個整體IP産業鏈,圍繞整個智慧財産權、版權體系運轉。

  杜蘭透露,科大訊飛今年也成立了10億元的産業投資基金,更多的是進行整個産業鏈的生態佈局,而不是為了掙錢。“不論是從語音産業的發展還是人工智慧的生態圈上,我們會打造好整個産業的‘護城河’,所以需要整個上下游産業鏈的互動,投資方向會集聚在這些領域。”

  現場發言實時轉換文字

  轉換系統能“聽懂”粵語

  這邊,網際網路大咖在圓桌會上熱議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發展;那邊,科大訊飛提供的人工智慧語音轉換系統現場發力,所有的發言實時轉換成文字投影在螢幕上。杜蘭以科大訊飛研發的會議轉寫系統為例,機器通過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及機器轉寫,將語音自動轉寫成文字。“目前最高級的速記員轉寫率約80%,而機器能夠達到95%以上。”這樣一來,人工智慧就能讓人們脫離繁雜的重復性勞動,從事更重要、更有智慧和創新性的活動。

  “我們還可以給廣大記者朋友提供一款能夠實現文字轉寫技術的錄音筆。”杜蘭笑言,不僅僅是普通話,這款轉寫系統還能“聽懂”粵語,目前它能夠識別17種方言、26種語言。本次分論壇無處不體現網際網路特色,所有的宣傳資料以微信方式向在場的嘉賓推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