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兌付跨半個世紀存單
- 發佈時間:2016-03-24 02:10:28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3月,中國銀行在寮國設立萬象分行,旅居寮國多年的陳女士聽説這個消息後,立刻委託自己的侄子廖毅群前去完成自己掛念多年的一件心事。跨越半個世紀的存單經過多方的配合和努力最終得以兌現。
搜尋原始檔案、辦理取款困難重重
陳女士與丈夫廖鶴川早年就旅居寮國。上世紀60年代末,寮國曾遭遇戰亂,為安全起見,廖先生將個人存款寄存于當時中國駐寮國大使館工作人員處。此後,該工作人員通過各種渠道將廖先生的存款帶回國內,並分筆存入了當時負責僑匯業務的中國銀行北京市東城區支行東安門分理處。
2002年,廖先生於萬象去世,悲痛之餘,如何妥善處理廖先生留在國內的遺産成為了他遠在寮國的親人的心願與難題。萬象分行在獲知後,立刻著手聯繫中國銀行東城支行。2015年8月,中行北京東城支行正式受理這項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特殊業務。
廖先生在中行開戶存款時,銀行賬戶仍然是非實名制的手工賬戶,取款需要持原始單據。然而廖先生存款的部分原始單據已經丟失。
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與變遷,中行歷經自專業外匯銀行、國家外匯管理機構、商業銀行的機制變遷;銀行的賬務處理也從手工到電腦化,並進行過多次大型系統升級;存款的辦理地點,東安門分理處也經過數次機構撤並,這些都給搜尋原始檔案、辦理取款增加了困難。
2016年2月25日,廖鶴川先生的侄子廖毅群先生來到北京,在中行北京東安門支行工作人員的協助下,成功兌付了近半個世紀的老存單。
舊存單並非“一取了之”
中行北京東城支行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由於1995年才開始啟用電子賬戶,此前辦理的存款均為手工賬戶。
因此,為了兌現廖先生的存款,整個支行的工作人員歷時半年時間,全員動用數十天的業餘時間,從上千的原始檔案中手工翻檢到廖先生的存款單據,而除了廖先生家人記憶中的1筆定期存款、2筆代保管資金外,工作人員還搜尋到了被遺忘的另外2筆代保管資金,共計28000美元。
由於廖先生的存款涉及外匯存款、跨國遺産繼承以及單據挂失等問題,中行東城支行的員工通過跨國電話與郵件協助廖先生的侄子辦理了所有法律與合規手續,前後歷時半年。
而法律文件到位後,由於這筆存款年代久遠,包含美元與人民幣,且每筆之間時間跨度達20年,中行東城支行的員工還需要根據不同年代的不同利率政策和利息稅變化,計算出40年來的存款利息,才能將本息分文不差的交到取款人手中。
中國銀行東城支行行長何易表示,“我們只是做了每個中行員工都會做的事。這筆舊存單的兌付歷經了近半年時間,業務得以順利辦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源自陳女士與其家人的理解與信任。”
“查無此單”預防攻略
此前,曾一度有“銀行拒絕兌現舊存單”的新聞出現,對此,中行東城支行個人金融部副主任沈悅表示,銀行方面沒有動用客戶賬戶資金的權利,僅東城支行每週都會受理2至3筆舊存單業務,金額大小不一,各種情況都有。
對於一些報道與傳聞中出現的銀行拒絕兌現存單,該行工作人員分析,這類存單很有可能是挂失存單,還有部分屬於假存單。一般情況下,出現查無此單的原因是該存單已挂失,而存單的所有人已經去世或者忘記曾經做過挂失。這種情況下,銀行會轉而搜尋挂失記錄,因此會出現“存單是真的錢已經不在了”的情況。
最後,針對如何避免老存單取款糾紛問題,中行東安門支行行長郝霞也給出了幾點自己的建議: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還是應該就個人的資産情況與家人子女做好溝通,如果不願意將自己的財産情況透露出去,也應對房産、財産的繼承問題早做打算,可以提前立下遺囑,並進行公證,以減少法律歸屬上的糾紛;此外,許多人在多個銀行開有小額賬戶,時間久了難免容易遺忘,對於長時間內不會使用的賬戶,可以做一下賬戶合併,以減少處理小額存款的麻煩。
新京報記者 陳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