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設立10週年綜述

  • 發佈時間:2016-03-23 07: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童政 周驍駿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年揚帆譜華章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設立10週年綜述

  2006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剛設立時還是一片灘塗。10年來,廣西抓住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深入實施北部灣經濟區優先發展戰略,堅持以開放謀合作、以創新促改革,使經濟區發展風生水起,開放開發持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10年來,北部灣經濟區的港口吞吐能力已由1049萬噸增加到1.14億噸,增長10.9倍;港口吞吐量由523萬噸增加到6510萬噸,增長12.4倍;集裝箱吞吐量由2.5萬標箱增加到94.2萬標箱,增長37.7倍。

  “我們終於圓了建設億噸大港的夢!”站在欽州保稅港區的深水集裝箱碼頭上,望著眼前10萬噸級巨輪緩緩靠泊而來,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建設管理處處長丁起文自豪地説。

  培植産業 厚植根基

  “這10年,北部灣經濟區是廣西經濟發展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北海市市長林青山説,“這也是北海發展的‘黃金十年’,尤其2012年到2015年,經濟增長速度連續4年領跑廣西14個地市!”

  借乘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東風,北海著力打造電子資訊、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三大産業,增強産業支撐力。2015年,三大産業合計産值已達1638.3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87.5%,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6.9%。

  “10年來,北部灣經濟區圍繞培植産業、厚積根基,大力實施産業優先發展,加速構建産業體系,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搶灘北部灣經濟區,形成了令人欣喜的産業集聚效應。”廣西北部灣辦常務副主任李延強説。

  目前,經濟區內石化、電子資訊、冶金、林漿紙、糧油加工等現代産業體系初步形成;先後有欽州1000萬噸煉油、北海石化異地改造500萬噸煉油、欽州金桂林漿紙、北海斯道拉恩索林漿紙等重大項目落地生根並建成投産。2015年,憑祥綜合保稅區、南寧高新區成為千億元園區,5個園區産值超過500億元,490家企業産值超億元。

  産業發展的興起,使北部灣經濟區主要經濟指標成倍增長,增速全面領跑全自治區,佔全自治區比重逐步提高。2015年北部灣經濟區4市(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生産總值達到5867.3億元,比2006年增長3.1倍,年平均增長13.6%;進出口總額240.9億美元,增長近8倍,年平均增長27.6%;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比全自治區高2.3個百分點,增速持續領跑全區。

  “北部灣經濟區以不到廣西五分之一的土地、四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廣西超過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四成的財政收入、近一半的外貿總量。北部灣經濟區打造核心增長極、成為支撐廣西加快發展的戰略引擎基本形成,國家賦予北部灣經濟區的戰略定位逐步實現。”李延強説。

  構建對外開放合作新格局

  一碧灣水連東盟,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以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肩負起了成為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的歷史使命。10年來,經濟區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圍繞打造廣西開放合作的核心區,以面向東盟為重點,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建立一批合作機制,打造一批合作平臺,開創了多區域合作新局面,構建了對外開放新格局。

  為提高對外開放合作水準,經濟區著力打通對外通道梗阻,提高互聯互通水準,通江達海、聯內接外、覆蓋城鄉、水陸空一體化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在形成。

  10年來,廣西初步形成了通往北部灣經濟區各市1小時、通往自治區內主要城市2小時經濟圈。此外,廣西通往越南和周邊省份的高速公路全部打通,通往廣東、湖南、貴州的高速鐵路也已經建成通車,連接經濟區4市高鐵和南寧—昆明(百色段)開通運作。

  “我們開通了9條外貿直航航線,目的港包括了南韓、日本、越南、泰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亞洲主要港口。通過新加坡和中國香港,欽州保稅港區和歐美國家的100多個港口建立了貨運聯繫。”欽州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雄昌説。

  在加快互聯互通建設的同時,經濟區圍繞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建立完善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合作發展圓桌會等機制;紮實推進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開放合作平臺建設,釋放出巨大效應。

  多個領域推進改革創新

  2013年以來,北部灣經濟區以戶籍同城化為牛鼻子,推進10個領域的同城化,戶籍、通信、金融、社會保障、口岸通關、交通等領域同城化率先取得階段性成果和實質性進展,經濟區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的便利和實惠。

  在戶籍同城化方面,身份證換領補領、普通護照辦理、機動車年審、小型汽車駕考申領駕駛證、駕駛證換證、住房公積金貸款均可在經濟區4市異地辦理。

  在通信服務同城化方面,實現了資費和服務同城化,北部灣經濟區1340萬電話用戶,每戶每年平均可減少通信費用支出30多元。

  在金融服務同城化方面,銀行服務收費、銀行資金匯劃、保險售後服務、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搭建、小額貸款公司經營區域同城化試點等5個方面已基本實現。

  在交通同城化方面,經濟區ETC系統與全國實現聯網;經濟區客運交通“一卡通”已獲得交通運輸部批復同意納入示範工程。

  在口岸通關一體化方面,關檢合作“三個一”和“六市一關”通關模式率先在北部灣經濟區推行,廣西電子口岸物流聯動系統已在南寧關區全面推廣應用。2015年5月,廣西正式納入廣東地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範圍,“泛珠”四省(區)11海關通關如一關。

  “此外,我們在行政管理體制、園區管理體制、投融資平臺等多個領域也都推行了改革創新。我們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最根本的出路,從改革中找動力,從創新中增優勢。”李延強説。(經濟日報記者童 政 周驍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