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

  • 發佈時間:2016-03-22 23:31:2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吳力  責任編輯:羅伯特

  第三批自貿試驗區理應更多設在中西部地區,這可在一定程度上激發當地政府的改革創新意識,也向外界傳遞了中西部地區加大力度吸引外資的信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創新內陸和沿邊開放模式,打造新的外向型産業集群,引導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也于近日表示,我國中西部地區和沿邊沿江地區已成為新的開放前沿。引導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成為當下熱議的話題。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引資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中西部地區具有較強的引資潛力,要充分發揮這種潛力,出臺針對性、系統性較強的方案,進一步放寬外資準入限制,出臺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在軟環境和硬環境等方面補齊短板。

  中西部地區迎來引資機遇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創新內陸和沿邊開放模式,打造新的外向型産業集群,引導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記者查閱資料發現,上一次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引導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是在2012年。“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已成趨勢。”天津慶達投資集團董事長孫太利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東部沿海地區開放較早,借助勞動力成本低等優勢,當地吸引了大批外資企業。但目前東部沿海地區的勞動力等綜合成本正不斷上漲,當地勞動力密集型産業受到影響,此前依賴勞動力成本低等優勢的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遭遇發展瓶頸。

  事實也如此。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正在加速。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中、西部地區合同外資金額分別為251.3億元人民幣和158.6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26.2%和14%。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1%,高於全國增幅5.4個百分點。

  “吸引外資的格局將發生改變。”孫太利表示,當前中西部地區引資具有四大優勢:一是勞動力成本等比東部沿海地區更具優勢;二是産業鏈和基礎設施已大大改善;三是礦産、土地等資源比東部沿海地區豐富;四是國家正擬定相關政策,大力支援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未來外資會在東部沿海地區佈局服務業、高端製造業等,中西部地區將吸引位於價值鏈中端或中低端的外資企業。”

  中西部地區引資還需補齊哪些短板?

  雖然今年前兩個月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金額出現大幅增長,但其在全國所佔比重仍值得關注。2013年,中部、西部利用外資分別為101億美元、106.1億美元,合計佔全國總額的17.6%。2015年,中部、西部利用外資分別上升至644.9億元、617億元,佔比卻下降至16.2%。

  商務部研究院外資部主任馬宇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一現象的出現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中西部地區在區位、高科技人才等方面存在劣勢,不利於外商投資;二是鼓勵外資的政策沒有發揮相應效應。“讓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關鍵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該地區的投資回報率。”馬宇建議,要制定系統性強、針對性強的政策,推動中西部地區吸引外資。在具體政策上,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減少準入限制,出臺“負面清單”,同時配套政策也應落實到位;二是在貧困地區,要給予外資和內資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將傳統的轉移支付政策變為稅收優惠政策,推動産業發展。

  馬宇表示,在基礎設施、産業鏈等硬體方面,中西部地區還需進一步完善。與完善硬體相比,轉變中西部地區地方政府的觀念更為關鍵。地方政府應樹立創業意識和服務意識,為外資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軟環境。

  分析人士認為,要引導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第三批自貿試驗區理應更多設在中西部地區,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當地政府的改革和創新意識,也向外界傳遞了中西部地區加大力度吸引外資的信號。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近期透露,商務部正在積極推動引導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産業目錄》正在抓緊修訂,不久將出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