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最嚴管水制度”引發深刻變革

  • 發佈時間:2016-03-22 05:44:5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由來已久,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根本上要靠制度創新。在這一背景下,“十二五”之初,黨中央、國務院從保障國家水安全戰略的高度,部署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並對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進行嚴格考核,以推動各項政策措施有效落地。

  在新疆,昌吉州是最缺水的地區之一,一場關於水權的改革正在試點推進。2015年,全州7個縣市農業用水初始水權確權登記工作全面推開,在確權的基礎上,昌吉州在各鄉鎮成立了水權交易中心,由水管單位通過水庫建立“水銀行”,規定農民在農業初始水權水量範圍內,通過節水灌溉技術等措施節約的水量,歸農戶自己所有。

  馬貴傑是瑪納斯縣塔西河六村村民,全家10.32畝耕地核定水權水量4180立方米。去年,他家實際用水量3179立方米,節約並出售水量1001立方米。“節下的水可以出售,這些收入抵完水費還有剩餘。”馬貴傑説,水權交易改革讓大家節水的熱情高漲。

  建立健全水權制度是水利領域的重點改革任務之一,水權制度建設的核心是水資源使用權的確認和流轉。完善這項制度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與效益。

  近幾年,我國在寧夏、內蒙古等7個省區開展了水權確權登記和水權交易試點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今年,我國將繼續加快水資源用途管制、取水權轉讓等水權制度建設,穩步開展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

  當前,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正推動著水利領域一批關乎長遠的改革落地開花,全社會惜水、節水、護水的意識正在增強。與此同時,另一項重要改革——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也在加速破題。

  在北京市房山區河口村,問起村民李鳳霞她家澆地需要繳納多少水費時,她説,要是在以前她還真答不出來。去年,河口村開始推行水權確權和超定額累進加價,並且改變了以電量核算水費的方式,直接以用水量計算,還調整了收費標準。李鳳霞家額度內的水量是80立方米,按每立方米0.56元算,超出部分按每立方米1.5元算。“如果只用額度內的水,水費也比過去的電費貴了一倍,更別説超額部分還要加價。”李鳳霞説,這一下讓她對水費變得敏感起來,節水變成了更自覺的行動。

  推行農業水價改革,不是簡單提高價格,而是涉及水權分配、價格形成機制、補貼和激勵機制等多方面的綜合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讓水價更好地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發揮水價在節水中的杠桿作用,激發農民的節水動力。農業水價改革是水利改革的敏感地帶,改革的困難不少,但目前已取得了一些實質性進展。

  今年初,《關於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意見》出臺,對改革提出明確要求,用10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於節水和農田水利體制機制創新、與投融資體制相適應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農業用水價格總體達到運作維護成本水準,農業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普遍實行,可持續的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基本建立,先進適用的農業節水技術措施普遍應用,農業種植結構實現優化調整,促進農業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約化轉變。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完善的地區要加快推進改革,通過3到5年努力率先實現改革目標。通過這場改革,農業這個“用水大戶”的節水潛力將被更大程度地激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