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工程機械行業向“製造強國”轉型

  • 發佈時間:2016-03-21 21:29:5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機電商會工程農業機械分會冀耀軍 馮嘯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受宏觀經濟回落,固定資産投資特別是房地産投資持續放緩,國際大宗商品特別是石油價格走低造成需求持續低迷,加之行業生産過剩導致競爭加劇的影響,2015年工程機械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7%,部分技術含量高的産品出口和一些特種工程機械的出口實現了大幅提升,充分體現了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正處於“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升級轉型過程中。

  中國工程機械國際市場份額加大

  世界工程機械行業巨頭美國卡特彼勒2015年第四財季顯示,該公司四季度零售銷售下降16%,營業虧損8700萬美元;縱觀2012年~2014年的市場份額,卡特彼勒這三年的市場份額分別是21.8%、19%和17.8%,每年市場佔有率平均下降2%;我國工程機械行業2013年~2015年整體出口平均保持在145億美元左右,雖然全球工程機械由於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價格的大幅下跌導致國際需求不振引發近三年來國際工程機械市場整體需求下降,但我國工程機械出口基本維持穩定,充分説明我國工程機械的國際認可度在提升,國際市場份額在加大。

  在我國工程機械整體份額在增加的同時,我們對近三年(2012~2014年)全球工程機械的前五十名企業進行比對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工程機械企業三年來都位於全球前五十名的企業分別是: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徐工集團、柳工股份、山推股份、龍工集團、廈工股份山河智慧,尤其是徐工集團、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現在都處於國際5~10名的位置,構成我國工程機械第一集團軍。柳工、山推、龍工、廈工和山河智慧各有特長,分別在一些單項産品排名處於行業領軍地位,構成我國工程機械企業第二陣營。這些企業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技術轉型升級的領軍企業,構成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型的主力軍。

  中國工程機械技術水準提升

  在我國工程機械2013年~2015年進出口總額中進口占出口的比例分別是:21.3%、20.1%、17.2%,説明我國工程機械産品自製能力逐年提升,零部件國産化率進一步提升,進口數量持續下降。2015年11月江蘇恒立液壓有限公司通過收購德國哈威集團泵業雙方形成“恒立-哈威”戰略合作,使得恒立由高端油缸産業步入高端泵、閥産業,這一戰略合作的形成使得恒立迅速成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集油缸、泵、閥系統整體的供應商,部分解決我國高端液壓件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

  高端産品出口顯著提升

  我國工程機械在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以下高端産品出口顯著提升,2015年特種鏟土運輸機械出口數量增長40.3%、高空作業車輛出口數量提升65.6%、混凝土攪拌車出口數量提升14.3%;打樁機的平均出口價格提高42.91%、瀝青攪拌設備平均出口價格提升53.58%、特種挖掘機的價格提升125.26%、混凝土機械出口總體平均價格提升59.7%,這些數據充分説明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産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

  2015年,南京鋼加與中國大型施工企業合作,走出國門在東非設立大修工廠,部分“中”字頭央企在國外建設工業園區,組織同業工程機械企業到國外聯合建立零部件中心庫和服務中心,提升中國工程機械産品在國外的服務能力。2014年成立的路面機械聯盟使處於路機行業不同産品製造企業抱團開拓市場,2015年成立的二手工程機械聯盟是由二手中間商締結而成的組織,使得我國工程機械再製造和改裝業務得到進一步發展,湖南工程機械二手設備聯盟暨零部件交易中心的成立,為投資發展公司和工程機械製造廠家、零部件供應商搭建平臺,強強聯合,進一步延伸、完善上下游産業鏈條,補齊産業短板,推動市場升級,引導行業集群化、健康化發展。

  調整産品結構轉變發展模式

  在國內固定資産投資增速下跌和國際原油市場持續低迷的雙重壓力下,國內和國際兩方市場短時間內不會出現需求井噴式增長。多年來工程機械行業建設規模井噴式增長,需求的減緩和産能的提升是擺在工程機械行業經營者面前的殘酷現實,一方面要消化庫存,進行産業轉型發揮産能最大化,另一方面還要滿足市場客戶個性化、專業化的需求。目前來看,2016年行業還未看到轉暖的跡象,這就要求行業的每一位從業者必須扎紮實實完善基礎事宜,利用好行業的淡季做好與國際巨頭的找差補缺工作;珍惜目前國際市場對我國工程機械産品認可的良好聲望,建議當前工程機械行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本世紀初的十年是工程機械行業突飛猛進井噴式發展的時期,行業見證了徐工、柳工等老牌工程機械企業的快速發展,山推推土機生産能力可以滿足全球80%以上的需求,同時新進入行業的中聯重科、三一重工依靠對行業敏銳的觀察和分析,借助其國際化思維的戰略思想、現代化的組織思想使得這兩家企業在短短的十多年時間步入全國三強、全球前十名的行列。市場需求旺盛給行業帶來喜悅的同時也要求行業在市場需求低迷時忍受慘澹的衝擊。目前也應該是工程機械行業冷靜思考和調整的大好時機,前期市場需求旺盛,各個企業都在全系列産品進行佈局,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市場銷售中重復進行低價競爭、低價接單的企業只看重眼前利益,看似暫時得利卻在危害行業整體的健康發展,這樣的經營模式無法實現行業的轉型升級,企業也喪失了從産品開發、工藝創新等方面提升的能力,産品品質無法保證,發展道路只能越走越窄。我國工程機械過剩生産能力的現狀和全球市場持續低迷倒逼工程機械行業企業仔細分析各自的優勢産品儘快調整産品結構,利用好當前時機,各企業自覺切斷低價競爭的模式,以國際化的眼光提升産品品質和售後服務能力,轉變企業發展模式。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沿線國家開發園區的相繼建立,基礎設施建設相關行業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隨著“一帶一路”政策逐漸釋放市場紅利,建議各個企業仔細研讀“一帶一路”相關政策,掌握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配套措施,熟悉沿線國家的氣候人文特點,有針對性地開發適合沿線國家特點的高性價比産品,積極和建設單位做好資訊溝通和對接,期待中國工程機械從這場世界級經濟盛宴中收穫成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