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淘寶刷單:道高還是魔高

  • 發佈時間:2016-03-21 07: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視“3·15”晚會將電商平臺背後赤裸裸的刷單産業鏈公之於眾。作為重要的涉事平臺之一,淘寶迅速發佈聲明呼籲各方齊力打擊刷單産業鏈。但北京商報記者多日調查發現,刷單鏈條並未因曝光而大受影響。毫無疑問,淘寶對打擊刷單採取了零容忍態度,但淘寶低進入門檻又為被查店舖改頭換面提供了便捷路徑。在這場刷單戰役中,到底是道高還是魔高?

  依舊瘋狂

  儘管來自政府及淘寶平臺的監管壓力巨大,但刷單業務依舊瘋狂。據長期做刷單業務的薛女士表示,去年開始,淘寶平臺監管加緊,此前幾個刷單的組織大部分解散,但自己所在的刷單群每日仍有管理員發放幾百單任務。此前做刷單任務一般集中在YY平臺,後來刷單群集中在QT平臺,今年“3·15”期間QT平臺的大量刷單群被封,目前也有部分恢復。“淘寶平臺監管嚴格,刷單現在都有嚴格的流程,若操作不夠謹慎很可能導致刷單店舖被降級處罰,刷單手的淘寶賬號也很有可能被封。”龔女士説。

  北京商報記者在另一個規模較大的刷單網站找到了薛女士所指的嚴格刷單流程,這個名為“簡單化”的刷單網站內擁有幾近標準化的刷單教程,刷單手註冊成功後即可搶刷單任務,並獲得相應獎勵。在一份淘寶店舖的刷單任務中,任務發放者將刷單手需要完成的“規定動作”簡單描述為:“審核、實名、三心、貨比、瀏覽、底圖、停留、寶貝收藏、寶貝分享、拍前假聊、快遞簽收”等代號。薛女士表示,上述代號意味著刷單手必須走上述流程才能獲得獎勵,“其中,實名即刷單手賬號已支付寶實名認證,三心為刷單手賬號等級需達三顆心才能接受此任務,貨比即按照任務要求進行貨比三家並給予截圖證明,拍前假聊即刷單手在旺旺上假裝諮詢再拍下,快遞簽收即刷單手必須填真實地址簽收商品”。

  薛女士表示,一個刷單手一天刷不足20單可獲得回報100元左右,“刷單賺的是辛苦錢,拉刷單手入群刷單利益更大,現在市場價是90-150元/位”。

  廣告價高

  按照薛女士提供的數據計算顯示,淘寶小商家每次刷單付出的成本在5-10元,與淘寶平臺高昂的廣告價位相比,投入相對較小的刷單成為中小商家獲得品牌、店舖曝光的救命稻草。據悉,淘寶行銷系統平臺目前有淘寶直通車、鑽石展位、麻吉寶、淘寶客及Tanx Ad Exchange等。其中,淘寶直通車按照CPC(單次點擊費用)計算,鑽展欄位則按CPM(千次展現費用)計算。

  公開資料顯示,淘寶平臺鑽展欄位最低300元/天,預算大小決定獲得流量的多少。有淘寶商家透露,目前平臺鑽展的首頁廣告前次展現費用為10元左右,直通車首頁的單次點擊費用為3元,甚至有部分商家反映,一些競爭激烈直通車廣告位費用超過10元/次。

  據悉,淘寶首頁搜索“寶貝”的默認顯示結果為“綜合排序”搜索結果,平臺綜合“賣家信用、好評率、累計本期售出量、30天售出量、寶貝瀏覽量、收藏人氣”等因素來競排,同時,廣告的價位也採用競價排名方式,店舖投入廣告費用越多則可獲得更多用戶,店舖和品牌的露出機會越大。不過,品牌展示幾率也與關鍵詞設定、店舖的商品、裝飾等因素有關係。但想要在淘寶平臺成千上萬的店舖中脫穎而出,大量廣告投放獲得巨大流量是最大捷徑。

  不刷“等死”

  除了是獲得流量的高性價比渠道外,刷單也是商家在激烈的淘寶平臺競爭中謀生的一條路。在業內甚至一直流傳著一條“刷單找死,不刷單等死”的刷單理論。

  以C2C(個人對個人)模式起家的淘寶平臺像是打開了一個希望之盒,低門檻讓大量懷揣創業夢想的人們開店經商。不過,隨著商家如潮水般涌入,平臺上任意一個商品品類都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某銷售茶類商品的商家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欲開設一家淘寶店,但市場調查完之後讓他吃了一驚,“銷售同類産品的商鋪數都數不清,並且有些商家價格低的驚人”,在業內人士指導下,他才明白,作為後入者,刷單是短時間內獲得迅速提升曝光的最好途徑。

  淘寶平臺早已發現了刷單背後的商業邏輯。此前,淘寶也宣佈針對店家排名進行演算法優化,並推出一系列增加新店曝光的措施。不過,面對巨量的淘寶商家,看似無界的網際網路也顯得有些無助。

  北京商報記者嘗試搜索多個關鍵詞發現,默認結果都達到100頁。某淘寶店主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店舖已經很難從淘寶平台中直接獲得流量,流量都是通過自己在其社交網路宣傳獲得,“這種方式也造就了大批網紅”。

  狡兔三窟

  喜歡買外貿衣服的趙先生一直關注著某淘寶店的微信公眾號。不過,讓他納悶兒的是這個店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換淘寶店,“這個新店用不了幾天就會成為一個皇冠店”。

  其實,這樣的情形在淘寶圈並不新鮮。有多名淘寶店主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手中遠不止一個淘寶店。其中一個商家表示,“商家向買家快遞商品時都會附加宣傳頁,鼓勵消費者關注微信號等其他社交網路,這樣可以避免換店時老顧客流失”。

  “一人多店”情況的出現與淘寶的低進入門檻有直接關係。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淘寶官網了解到,淘寶開店完全免費,每個淘寶賬號都可以提出開店申請。淘寶在開店過程中會對開店者進行實名認證,不過一張身份證背後就是一家淘寶店。

  此外,淘寶平臺對於刷單商家的處罰也分為多個等級,歸納起來可以分為“暫時性封店”和“永久性封店”。暫時性封店並不會影響後續經營,只有永久性封店意味著一個淘寶賬號將被禁止再開淘寶店。

  平臺曖昧

  “有電商的地方就有刷單”已成為行業共識。除了電商平臺之外,目前新興的專車平臺、O2O項目也多次被曝刷單。在業內看來,在靠數據説話的商業市場中,刷單成為平臺“欲罷不能”的解藥。

  “3·15”晚會曝光刷單産業鏈後,淘寶平臺迅速給出回應稱,淘寶打擊刷單一直處於高壓狀態,技術不斷升級,但刷手通過隱蔽而龐大的刷單産業鏈讓平臺治理起來存在難度。但在業內看來,平臺究竟應該做到何種地步仍值得探討。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浙江騰智律師事務所麻策律師認為,沒有評價體系就不存在“刷單”,但評價體系設立的目的不是“刷單”,而是商業運營中數據收集的考慮。刷單的違法性自不必再言,關鍵在於刷單現象如何規制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阿里巴巴日前宣佈將商家交易量、評價實施折疊、隱藏,以此降低商家對刷單的依賴性。

  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鄭俊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平臺對賣假貨、刷單等現象仍是零容忍。

  北商研究院認為,淘寶等電商平臺因為刷單醜聞而品牌受損確定無疑,但在同行激烈競爭中,平臺也需要數據支撐。此前,曾多次有消息爆料稱,電商平臺面臨績效考核壓力,也會參與到刷單産業鏈中。去年“雙11”,阿里巴巴912億元的銷售額再創紀錄,但狂歡剛結束就傳出了小米、華為和魅族三大手機經銷商互相指責對方刷單的尷尬一幕。根據當時傳出的各類材料顯示,刷單之舉可謂猖獗。不過,作為平臺一方,阿裏最終也未明確表示介入調查,並公佈最終調查結果。北京商報記者 李鐸 孫麒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