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中國的高鐵名片
- 發佈時間:2016-03-21 00:00: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2008年親歷中國首列時速350公里的國産化高速動車組在唐車下線,到2015年見證中美就修建並經營美國西部快線高速鐵路達成協定,中國中車副總裁余衛平一直站在打造“高鐵名片”的最前沿。
“‘高鐵人’坐高鐵,總會有別樣的感覺。”2013年,余衛平首次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乘坐京廣高鐵進京開兩會,“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那天是3月2日,車外風和日麗,車內溫暖如春。”
將歷史的時針倒撥至2003年,當中國決定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消化吸收”打造自己的高速鐵路之時,對中國高鐵創新的質疑聲卻不斷。然而,中國人確實闖出了一條以低成本引進先進技術平臺,打破政府、行業、院校、企業界線聯合研發關鍵技術,升級打造自主技術平臺,從而實現“中國高鐵中國造”的創新之路。
2008年,首列時速350公里的國産化高速動車組在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下線,人們對這個百年老廠的新貌大吃一驚。恒溫恒濕的鋁合金車體焊接廠房裏,地板能見人影,工人們都在操控電腦鍵盤,精密數控機器人代替手工作業,車體焊接的精度從鐵皮車時代的20毫米升級為高鐵時代的0.01毫米,精確度提升了2000倍,銀光閃亮的鋁合金車體焊接處平滑得猶如鏡面。
時任唐車公司董事長的余衛平感慨,正是高鐵的自主研發以及相應的工業化改造,使一度瀕臨絕境的唐車煥發新的生機,不僅成為中國首條高鐵的供貨商,還獲得了來自德國西門子公司的鋁合金車體訂單,成為首家闖進發達國家高速鐵路市場的中國企業。
如今,余衛平已經從唐車調任中國中車擔任副總裁,中國高鐵的運營里程也從零增加到1.9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里程的60%以上,成為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可在余衛平眼中,高鐵仍像自己的孩子,總希望它越來越好。
高鐵在不斷完善,高鐵在中國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的路上也將大有所為。“在實施‘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高鐵不僅要當好頂梁柱,還要當好樣板間和火車頭。”余衛平説,高鐵是中國高端裝備的典型代表,在智慧製造、“網際網路+”、節能環保等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將帶動資訊産業、材料工業等相關産業的轉型升級,將是“中國製造2025”中的一抹亮色。
今天,中國高鐵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名片。據了解,中國高鐵是世界上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擁有動車組列車最多、運營最繁忙的高鐵體系,已經安全運營了30億公里,安全運送旅客30億人次,並成功製造和運營高寒動車組、高原動車組、抗風沙動車組、耐高溫高濕動車組、臥鋪動車組、貨運動車組等各類高鐵列車,覆蓋了時速160公里到時速350公里之間不同速度等級的動車組,還可以根據各國特點為其“量身定做”個性化的高鐵列車,創新力強大。
中國高鐵自身有優勢,又遇“一帶一路”的東風,走向世界如虎添翼。“‘一帶一路’為中國高鐵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國家對‘高鐵出海’也給予了系統性的政策支援,這些都為高鐵開拓市場創造了天時、地利、人和。”余衛平説。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21日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