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暴露“貨幣萬能主義”短板(經濟透視)
- 發佈時間:2016-03-21 00:00: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當前,全球貨幣金融市場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現象:很多發達國家都啟動或考慮啟動負利率政策。除日本外,歐洲央行2014年6月已將隔夜存款利率從零降至-0.1%,並進一步下調至-0.3%。瑞士、丹麥、瑞典的名義利率也在零以下。美聯儲主席耶倫最近暗示,如果美國經濟復蘇低於預期或出現逆轉,不排除實行負利率政策的可能性。
低利率和負利率的流行充分説明,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偏好已經極度保守,投資者已極度厭惡和擔憂風險,全球貨幣金融和整體經濟的不確定性急劇上升,國際經濟體系已整體陷入流動性“陷阱”。換句話説,無論利率水準多麼低,人們對未來的投資都沒有信心,只好持有流動性最高的資産(現金和高信用級別的資産,如國債)。這是一種非常令人擔憂的狀況,意味著名義利率越低,投資和消費反而越少。流動性資産越受歡迎,經濟活動就越萎靡。
當經濟體系陷入通縮、實際利率為正、投資和消費萎靡不振時,那麼,幾乎所有人都會“理性地”選擇到銀行存錢,甚至將錢藏到保險箱或床底,因為存款或手持現金的真實收益,反而高於一切投資的真實收益。
與實際利率一樣,投資的真實收益等於名義收益率減去通脹率。當通脹率為負時,即使名義收益率為零,真實收益率亦為正。每個人都這樣做,整個經濟體系就會陷入流動性“陷阱”。在這個體系中,流動性非常充裕,可人們就是不願意消費和投資。央行為了阻止通縮惡化,就不斷地降低名義利率,直至名義利率降無可降(降到零或名義負利率)。
這正是今天所有發達經濟體和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面臨的困境。儘管這麼多國家的利率都降低到歷史最低水準或為負利率,但通貨收縮(通貨緊縮的前期)、投資萎靡、消費疲軟、出口下降、增長弱化,仍然成為全球經濟的現狀。負利率政策預示著全球經濟可能已經陷入長期衰退或低增長。目前最樂觀的估計,2016年全球真實GDP增速將低於3.5%,全球貿易增速將低於3%。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將繼續普遍放緩,發達經濟體復蘇緩慢。
負利率政策的普遍實施,説明一些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對於刺激實體經濟增長可能基本失效,也説明“貨幣萬能主義”的政策思維已經破産。唯有回到真正的經濟基本面,矢志推進結構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全球經濟才有望真正走出衰退,實現強勁復蘇。
具體而言,各國應該加強宏觀政策協調,穩定匯率和金融市場,避免競爭性貶值引發金融市場危機;遏制投資保護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以穩定全球貿易和投資增長;增加基礎設施投資,改善貧窮落後地區的貿易和投資環境;激發民間企業的投資活力,提升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21日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