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微信“金句”療效有限

  • 發佈時間:2016-03-20 05:58:5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有時只是正確的廢話,等到實操時才發現,實在是白耽誤工夫

  你有沒有發現,微信朋友圈越來越不好玩了?最初愛上這裡,是因為可以和朋友一起分享喜悅、吐槽無奈,看到的是真實的生活,反正,我是這樣的。但如今,再打開朋友圈,無窮無盡的心靈撫慰、人生真諦、愛情箴言,説得頭頭是道,經過無數次的複製粘貼之後,就變成了微信“金句”。而且,每一個轉發的人,都有了至聖先師的感覺,為存在於他朋友圈的所有人指點迷津。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謂的“金句”也不會無緣無故在朋友圈流行起來。當你工作中狀態不好、沒有激情時,當你感情不順心如意時,當你與人交際出現隔閡時,實在需要一些“金句”給心靈充充電加加油。況且,我們身處社會轉型期,各種變革會帶來一定的焦慮,人們渴望“安慰”“金句”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再將其分享至朋友圈,也是一種話語表達的方式,無可厚非。

  只是,若以轉發“金句”為生,就是一種病了,得治;若把“金句”還帶到了生活中,處處、時時用作與他人溝通的方式,就是重症了,得快治。

  試想一下,一堆朋友正聊著閒天、侃著大山,突然有人一本正經地説“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準備好才下鍋”。是不是覺得畫面特別的詭異?是不是想立馬回他一句——請好好説人話?

  “金句”再經典,也只適合於書面表達的形式,無法直接套用到日常口語當中,除非你只是想講個冷笑話;“金句”再有用,也只針對特定時間段的特定的人,並不是所有的普羅大眾都能産生共鳴的。若你身邊的朋友總是一副“我領悟了人生真諦,現在傳授給你”的樣子,你下一秒或許就會“甚至開始懷疑人生”了。然後,再反問自己一句:“我們兩個誰的智商出了問題?”所以,讓“金句”留在朋友圈就好,即使高密度刷屏,這已經是很多人能夠忍耐的極限了。

  況且,在現實生活中時不時蹦出“金句”不等同於有文化,反而還有“裝”有文化的嫌疑。畢竟,眼下所謂的“微信金句”,並非個人原創,其背後有著龐雜的利益鏈條,多次“倒手”之後,有人從中賺得盆滿缽滿,使用者卻只是充當著“批發商”的角色,複製著流行。複製多了,就會變得不好好説話、不説自己的話了。當網言網語被大批量地運用於日常交流,實際上,人們就會懶得思考和創造。到那時候,人與人的交流不會變得更加有趣,而是本應鮮活的語言和本應蓬勃的創造力會變得萎縮。

  還有一點需要説明,“金句”有時只是正確的廢話,比如“人總要犯錯誤的,否則正確之路人滿為患”“鐵杵能磨成針,但木杵只能磨成牙籤,材料不對,再努力也沒用”“愛,不能將就”。只是讀讀,再憑空臆想做到幾點就能如何如何了,“金句”就真的變成了毒藥,等到實操時才發現,實在是白耽誤工夫。因此,與其在輕描淡寫地把意見、意識和可靠的事實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的“金句”中尋找自我安慰,不如借“金句”或發泄或抒懷之後,立馬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付諸行動,這才是正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