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一鳴:2016年中國經濟有望階段性企穩

  • 發佈時間:2016-03-19 17:02:4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記者韓潔、鬱瓊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19日説,2016年中國經濟仍處在探底過程中,但在投資增速趨穩、化解過剩産能啟動、新動能加快形成的條件下,本輪經濟放緩有望實現階段性企穩,全年經濟增長仍可達到6.5%以上,後兩年經濟增速將逐步回穩,總體上呈現L型增長態勢。

  王一鳴在當天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經濟峰會上説,2016年世界經濟將難改“新平庸”表現,維持“低增長、低通脹和多風險”態勢。中國經濟走勢既受到全球經濟艱難復蘇、新興經濟體增速明顯放緩、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全球貿易持續低迷、美國退出量寬政策、美元延續升值週期等因素的影響,又將在與其他經濟體的互動調整中影響世界經濟。

  他指出,2015年中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回落到10%,比上年下降5.7個百分點,2016年將繼續回落到個位數,並將逐步探底;隨著國務院今年2月下發煤炭、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標誌著中國化解過剩産能將實質性啟動;此外,中國新一輪改革旨在增強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和推動科技創新,意味著中國增長動力轉換也將加快推進。

  對於有人擔心中國經濟增速“破7%”有可能強化經濟下滑的預期,甚至出現失速,王一鳴認為,7%並不是中國經濟的分水嶺,增速高一點低一點不是主要問題,關鍵要看經濟運作的品質和效益。

  他指出,回溯整個“十二五”時期,中國經濟年均增長7.8%,與日本和南韓高速增長階段結束之前五年的增速大體相當。中國經濟增速回落是一個相對緩和的過程,沒有明顯失速。同時,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一系列重大和積極的變化,如2015年消費增速自1999年以來首次超過投資增速,而且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提高到60%左右;城鎮化率和服務業比重均超過50%,未來還會進一步上升。

  “中國本輪經濟增速回落主要是結構性因素主導的結果,也標誌著增長階段從高速向中高速轉換。”王一鳴説,展望2016年,中國經濟仍處在重構新平衡的關鍵時期,在投資增速趨穩、化解過剩産能啟動、新動能加快形成的條件下,本輪經濟調整有望階段性企穩,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