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汽重組福建賓士 賓士在華會找新合作夥伴嗎?

  • 發佈時間:2016-03-18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資深行業分析師張志勇指出,賓士空出合資名額的議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我國2004年發佈施行的《汽車産業發展政策》只是規定同類的合資公司至多佔兩家,在乘用車領域賓士一直是有選擇的”。

  ■本報見習記者 龔夢澤

  3月14日,停牌三日的北京汽車發佈公告稱,當日下午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汽股份”)已與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福汽集團”)就“北京汽車意向收購福汽集團所持福建賓士35%股權”簽署《框架協議》。

  本次股權交易完成後,北汽股份及福汽集團分別持有福建賓士35%及15%的股權,戴姆勒輕型汽車香港有限公司持有福建賓士50%的股權。北汽後續要對福建賓士的戰略進行重新規劃,將其納入北汽股份整體規劃中。

  汽車分析師鐘師認為,北京賓士將通過市場渠道和經銷體系的優勢幫助福建賓士進行市場滲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汽車分會副會長蘇暉表示,對於汽車企業來説,乘用車與商用車成系列的經營發展是今後的一個發展方向,對於北汽來説更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資深行業分析師張志勇指出,賓士空出合資名額的議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我國2004年發佈施行的《汽車産業發展政策》只是規定同類的合資公司至多佔兩家,在乘用車領域賓士一直是有選擇的”。

  福汽集團糟糕的業績已直接導致其要價底氣的式微,但考慮到此前福汽與東風的舊事,張志勇認為由於雙方目前只是簽署了框架協議,之後還將進行盡職調查等多項工作,因此未來走勢不宜早下定論。

  北汽進入“大賓士”時代

  過去的2015年,在汽車市場需求放緩的大背景下,福建賓士增長乏力,全年銷量僅5753輛,同比下降高達了48.9%。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得益於北汽自主乘用車、北京賓士品牌的優異市場表現,北汽股份全年實現産銷248萬輛,同比增長3.3%,營業收入3350億元,增長了7.5%,而營業利潤更是躥升了11.6%,達到190億元。

  這一減一增也體現出兩家車企如今的實力和體量的霄壤之別。在賓士銷量全面上揚、向豪車品牌第一目標發起衝刺之時,鐘師認為收購福建賓士將為北京汽車貢獻另一業績點。

  鐘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北京汽車與戴姆勒集團的合作主要集中在乘用車領域,而福建賓士主營業務則為商用車。隨著北汽股份對福建賓士的股份收購,將有利於北京汽車在體系內形成賓士品牌“乘商結合”的新格局,而這樣的嘗試在國內幾大汽車集團中也尚屬首次。

  他同時指出,未來戴姆勒集團旗下高端MPV車型將有極大可能進入北汽股份生産線生産。在當下商用車企躋身乘用車市場之際,北汽的做法是個很好的嘗試和前瞻性的戰略佈局,在國內SUV火爆之後,正處於價值洼地的高端商務車,其潛在盈利能力也極有可能大大增強北京汽車的未來業績預期,成為車市下一個引爆的賣點。

  記者也注意到,2015年國內MPV市場全年銷量210.67萬輛,同比增長10.05%,增長率僅次於SUV細分領域,可以説未來市場前景仍十分廣闊。

  業內普遍認為,北汽在收購福建賓士股份後,還將會在以往銷售業績平淡的華南地區進一步擴充市場渠道,有望增加和鋪設全新的生産基地以及完善的經銷商體系。對此,北汽董事長徐和誼就曾表示:“北汽的目標是以北京為中心,在西北、西南、華南和中南地區進行佈局,其中福建賓士正好可以成為北汽的華南又一個重要基地。”

  賓士在華會找新夥伴嗎?

  近年來,各大汽車生産廠商在傳統燃油汽車領域的競爭差距已然越來越小,為此跨國汽車巨頭們紛紛把重心轉移至新能源汽車與汽車智慧化上。德係豪華車三強當中,寶馬電動汽車成為首個敲開中國電動車市場補貼大門的外國車企,奧迪亦推出了旗下首款量産新能源車型A3 e-tron。

  反觀賓士,除了與比亞迪合作的騰勢目前有推出産品外,其首款國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C350 eL剛于去年的廣州車展推出市場,且宣傳推廣的力度顯然不如其他兩位競爭對手。

  於是有媒體大膽預測,北汽對福建賓士的收購意味著北汽未來也許將為戴姆勒騰出來一個合資名額,經此一役將成全戴姆勒與比亞迪聯手造車。

  然而在張志勇看來,其實賓士合資席位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我國2004年發佈施行的《汽車産業發展政策》只是規定同類的合資公司至多佔兩家,福建賓士拿到的是乘用車生産資質,所以在乘用車領域賓士一直是有選擇的”。張志勇對記者表示。

  張志勇指出,對賓士來説此番動作目的在於將資源更加集中優化配置。賓士在中國市場分別與兩個公司進行合作,精力還是很分散。如今的北汽與賓士深耕多年、合作甚篤,相比其他車企都更有利於幫助其在中國市場的拓展,包括政府資源關係、市場關係以及後續的相關支援。

  鐘師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首先賓士就算有合資席位也不見得一定要用掉,而且到底會用在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上也是猶未可知的事情。目前來看,賓士和北汽股份的合作程度很深,剛剛整合的資源不會輕易割裂。如果一定要在電動車領域謀求合作,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北汽都是不二的選擇。

  北福或掀起重組浪潮

  其實早在2008年初,北汽就與福汽就重組福建戴姆勒一事進行過接洽。並於2009年7月底簽訂了初步的協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燕爾過後卻突然宣佈終止。

  同年10月份,在中國車市的高速增長的背景下福建省出臺了《福建省汽車産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方案》,福汽放棄了重組計劃,而將精力集中在了獨立發展上。

  時間轉眼到了2011年,由於福汽旗下合資公司銷量低迷,在國家産業重組的大勢下,重組議題再次擺上臺面,急於將汽車工業做大的福建省政府,放棄獨立發展的想法。數度博弈後,憑藉著當時中華汽車母公司台灣裕隆集團的推介,東風在福建省政府引援的諸多對象中佔據了破局先機。

  在當時的簽約現場,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與媒體交流時一再強調,與福汽是“戰略結盟”的關係,而非“重組並購”。然而從事後結果來看,彼時福建汽車集團兼福建賓士董事長廉小強的話頗值得玩味:“像談戀愛一樣,我們想盡可能做到大家雙贏,但一廂情願的事成功不了”。

  對此,蘇暉表示這種由政府主導的重組,存在著從企業、股東到政府等利益相關方的多方博弈。“這件事情本身不是東風非要去收購什麼企業,當時福建省急於要把汽車工業做大,想引進一些大集團。”某當事人談起當初收購福汽的起因時如是説道。

  蘇暉認為,汽車企業市場競爭仍未真正開始,其激烈程度也遠遠未達到推動汽車行業重組的社會動力,更何況各地方政府撒不開手都欲將汽車培植成本地的支柱産業。

  前事不忘的張志勇也保持著一如既往的謹慎。他認為,考慮到此前福汽與東風的舊事,由於雙方目前也只是簽署了框架協議,之後還將進行盡職調查等多項工作,因此未來走勢不宜早下定論。

  “然而福汽的實際情況是,隨之時間的流逝,其要價的底氣將會越來越弱,如果再不儘快出手,價值只會進一步消損”。張志勇如是説。

重組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藍英裝備 10.95 10.05%
3 西部黃金 21.48 9.98%
4 中航沈飛 37.41 8.50%
5 越秀金控 10.83 6.3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和科達 19.24 -4.71%
2 領益智造 7.21 -4.50%
3 韻達股份 47.84 -4.32%
4 中環裝備 14.12 -3.81%
5 富控互動 10.10 -2.98%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