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力量蘊藏在人民群眾之中

  • 發佈時間:2016-03-16 06:31:0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綠色交通讓城鎮更暢通

  本報記者 陳 靜

  新型城鎮化

  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以“三大戰略”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培育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城市群和增長極。

  “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要縮小城鄉區域差距,不僅要在經濟上找到路徑,也要在生活上縮小差距。”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湛江市市長王中丙舉例説,“湛江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已經超過了40%,在新一輪城鎮化的過程中,我們將重點打造綠色交通,讓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分享發展的紅利”。

  王中丙代表告訴記者,推動綠色出行,湛江主要要做5件事,“一是打造緊湊型的街區,讓市民在步行可達的範圍內,能夠滿足基本生活所需;二是打造生活化的街道,逐步敞開小區圍墻;三是科學分配路權;四是建設全市的連續綠道,使騎行暢通無阻;五是打造公交都市,使低碳交通對交通的分擔率達到40%以上”。

  在三大領域尋求突破

  本報記者 薛海燕 韓秉志

  “雙中高”

  到2020年,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産業比重大幅提升,全員勞動生産率從每人平均8.7萬元提高到12萬元以上。屆時,我國經濟總量超過90萬億元,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明顯提高。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副省長徐鳴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産業、新技術、新業態,是“十三五”時期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推動産業邁向中高端水準的重要方向。

  徐鳴代表表示,實現“雙中高”的發展目標,要著重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調整産業結構。以江蘇為例,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以及勞動力生産成本提高,一些勞動密集型産業面臨很大競爭壓力。從生産要素來分析,江蘇省要重點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産業發展。二是突破科技創新。在全球競爭中,轉型升級需要技術創新作為後盾,要從簡單的“拼成本”向“拼技術”“拼創新”轉變。三是新興業態轉型。經濟轉型不只是産業結構和技術的轉型,還有業態的轉型。2015年,江蘇省加快調整産業結構,服務貿易業比重首次超過了工業經濟,實現産業結構從“二三一”到“三二一”的標誌性轉變。

  多措並舉推動種業發展

  本報記者 常 理

  農業現代化

  實施一批水利、農機、現代種業等工程,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産、社會化服務。到2020年,糧食等主要農産品供給和品質安全得到更好保障,農業現代化水準明顯提高。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關鍵時期。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一些結構性問題,因此,要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提升農業效率和生産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全國政協委員、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董事長伍躍時認為,種子是農業的“晶片”,是農業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伍躍時委員建議,要加大保護原始創新的力度,《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需要修訂,應該將實質性的派生品種保護納入這個範圍。同時,要加大基礎創新力度,鼓勵國家科研院所、事業單位開展基礎性的前育種研究。同時,在保證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應鼓勵種業企業“走出去”。

  實現發展與保護共贏

  本報記者 陳果靜 魏勁松

  綠色生産生活方式

  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特別是治理大氣霧霾取得明顯進展。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在談及推動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時,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稻花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蔡宏柱表示,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思路。

  結合集團所處的宜昌市的地理位置,蔡宏柱代表舉例説,應大力建設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的建設將有利於優化長江經濟帶生産力佈局,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移民安家致富。這一合作區的建設能形成示範效應,有助於推動合作區周邊乃至全國綠色發展方式的形成。”蔡宏柱代表建議,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協調湖北省、重慶市和湖南省,編制並組織實施《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發展規劃》,在國家層面加快推進“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建設。

  營造良好創新環境

  本報記者 亢 舒

  創新引領

  啟動一批新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高水準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壯大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到2020年,力爭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如何更好地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閆傲霜認為,除了要加強原始創新,還要加強創新環境的營造。

  “十三五”時期,國家將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閆傲霜代表看來,一個好的創新環境需要政府減少干預,而將更多精力放到做好服務工作上來。她舉例説,中關村的創業會客廳正是政府搭建平臺,將律師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公司註冊等引入進來,讓他們給創業者提供服務。政府並不需要在每一個領域提供服務,而僅僅需要將平臺搭建起來。

  深化改革助力轉型攻堅

  本報記者 吳佳佳

  深化改革開放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對外貿易向優進優出轉變,服務貿易比重顯著提升,從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

  “發展根本上要靠改革開放。尤其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調‘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該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該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全國人大代表、萬豐奧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愛蓮表示。

  陳愛蓮代表建議,全面深化改革要落實和形成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配套的規劃和行動計劃,進一步提高國家在經濟建設、社會管理、法治進程方面的治理能力;進一步落實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繼續推進價格改革,如資源價格和要素價格改革,包括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

  為群眾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本報記者 林紫曉

  民生福祉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立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等工程。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為政之道,民生為本”“財政收入增長雖放緩,但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這些承諾都體現了黨和政府在“十三五”期間改善民生的決心。全國人大代表、長沙醫學院院長何彬生表示,在今後的醫改中,應沿著“公益性”方向,積極推進醫保制度、基本藥物制度、醫保付費方式等方面改革,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