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搞飯搞錢搞綠”添動力——代表委員談農業“三保”目標
- 發佈時間:2016-03-14 09:54: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為全國人搞飯,為農村人搞錢,為城裏人搞綠——“兩會”期間,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用一句“老百姓的話”,形象具體地説明瞭“十三五”乃至今後更長時期農業工作“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的“三保”目標。
搞飯保供給,就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搞錢保收入,講的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搞綠保生態,則關乎每個人的生存環境優劣。如何“搞”,才能“保”?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搞飯:不僅是總量上的,而且是結構、品質上的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已經是我們的共識。”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寧波市農科院院長馬榮榮非常認可農業要搞飯的天然使命。他今年的建議正是“十三五”期間實施“藏糧於民”工程,支援研製適合新型經營主體使用的糧食貯存和加工機械,以及加強農作物新品種權的保護,從根本上鞏固糧食安全。
我國糧食生産實現歷史性的“十二連增”,但同時也存在著“三量齊增”問題。有人質疑,有沒有必要生産這麼多糧食?對此論調,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陳章良説:“決不能因為當前産量高,就放鬆對糧食安全的關注。”他建議,在頂層設計上出臺配套措施,鞏固糧食穩産高産的好勢頭。
搞飯保供給,不僅是總量上的,而且是結構、品質上的。“今年,我們大幅壓縮了玉米的面積,發展大豆種植,而且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發展多品種多類型的大豆産品,比如高蛋白大豆、豆漿豆、芽豆等。”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農委農技推廣中心研究員譚志娟建議,在東北建立大豆種植保護基地,向市場供應更多高品質大豆。
搞錢:農業産業鏈上增收,農村各種資源“變現”
生産經營性收入,一直是農民錢袋子裏的重頭戲。通過調結構、轉方式,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農民不僅可以搞農業産業化鏈條上的錢,而且可以在農村經濟各項門類裏廣開增收途徑。
“物化的農業科技成果,決定了農民種什麼、種得如何,可以大大提高農作物的産量和品質。”在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農科院院長李學林看來,農業科技創新是提高農民收入的最好抓手,因為它“可以使最多數的農民直接獲益”。
湖北恩施州,高山雲霧中的綠色富硒農産品在為農民搞錢,土家族苗族的特色村寨也在為農民“變現”。全國人大代表、恩施州建始縣龍坪鄉店子坪村黨支部書記王光國説:“城裏人有錢也很難買到富硒的、天然的農産品,我們就把農産品賣出去;保護好環境,保留下我們原汁原味的土建築,坐在房子裏看得見山,坐在山上看得見房子,把城裏人吸引到村寨來。”
一二三産業融合的“六次産業”,是農民增收的新增長點,也是代表委員們的關注熱點。全國政協委員、隆平高科常務副董事長伍躍時建言,要讓企業主動擁抱各類農民合作社,保障合作社從事第一産業的基本利潤後,超額的二三産業利潤共同分享,既可以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也能防範企業的經營風險。
搞綠:形成農業和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
與搞飯、搞錢的農業生産永恒主題相比,搞綠更有時代特色。在生態環境資源彌足珍貴的今天,“農業綠肺”是否健康,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一旦破壞了,可是得不償失。”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奉化市滕頭村黨委書記傅企平説,滕頭村對有污染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從源頭上杜絕對農業生産環境和農民生活環境的污染。
搞綠保生態,就要減少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全國政協委員、廣西農業科學院院長白先進建議,加強在這方面對農民的新技術培訓,如什麼時候用藥、用什麼劑量等一些具體的問題,一定要教給農民。
“保護好洞庭湖,本來可以成為湖周邊農民發展特色農業的一塊寶地,可是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就會把寶地變成廢地,污染後的湖區和濕地還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去管理。”全國人大代表、湘潭大學博士生導師秦希燕今年帶來的建議是,加強洞庭湖濕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她看來,農業和生態環境之間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動,從而讓整個社會“綠”起來。
(參與采寫:李飛 張叢 郭少雅 高文 李琭璐 簡承淵 劉婉婷 崔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