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部長通道“幹貨多”

  • 發佈時間:2016-03-13 19: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3日訊(記者 崔文苑 林紫曉)13日早晨7點45分,安靜的人民大會堂北大廳,在安檢開始後幾分鐘已變得“人聲鼎沸”。所有媒體嚴陣以待,不僅因為今天“部長通道”提前啟動,還因為大家都“攢著”較為“尖銳”的問題盼望得到回復。

  “請問如何解決國企監管中越位、錯位和不到位的問題?”第一位接受採訪的是國資委主任肖亞慶,面對這個問題他並不回避,甚至誠懇的説這就是下一步進行改革的重點。“主要是把定位從‘管企業’為主到‘管資本’為主。轉變過程,需要各種規範。國資委管哪些要清清楚楚列出來。同時,也列好不該管、不能管的負面清單。”他説。

  話音未落,又有人喊:“國企改革能有助於就業嗎?”肖亞慶回答説,國企改革首先保障現有員工利益。下一步改革多用兼併重組,少用破産清算,隨著戰略性新興産業佈局調整會創造新業態,很多人會加入國企中就業。

  電飯煲、尿不濕、奶粉等,這些並不算“高精尖”的生活用品,卻形成海量境外消費,據了解今年春節境外居民消費刷卡900億。而同時,以前在“三駕馬車”中佔末尾的消費,去年在GDP增長中佔到66.4%,如何將消費留在國內,“強勁”拉動經濟增長?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給出了“四招”: 第一,優化消費流通方式。特別是“網際網路+”流通,在消費方式上提供更多便利。第二,降低消費成本。我國的流通成本是發達國家的一倍,以後著重城市之間互相配送、電子商務進農村建設。第三,優化消費環境。比較普遍的侵犯智慧財産權、假冒偽劣情況需要改善。第四,關注産品消費和服務消費。産品消費要更加安全和品質穩定,以及品種多樣化。同時,家政、醫護、衛生、教育、旅遊等服務消費還處在大眾化和基礎化建設階段,城市和農村都要進行。

  “營改增、營改增”! 由於這項改革涉及到千萬戶企業,和中國經濟結構性調整,當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向記者們走來,不少人異口同聲急切喊著。

  “請媒體朋友放心,我們確保5月1日營改增改革如期落地。”王軍説,這次營改增 “特殊”於以往,不僅數量多涉及近1000萬戶納稅人、實際準備時間只有不到兩個月,而且首次涉及自然人繳納增值稅徵管,比如個人二手房交易。此外,新增納稅人過去基本沒接觸過增值稅。記者了解到,過去幾個試點行業改革歷經4年,納稅人也不到600萬戶,對比之下顯出此次改革的難度。

  “為此,我們已經制定了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狀,國稅地稅將齊心協力把各項工作切實做到位,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特別是對接納稅人的‘最後一公分’。”王軍説,為方便納稅人還把6月份的納稅申報期延長10天。

  “王局長,如何保障營改增後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中國經濟網記者搶問到,其他媒體也紛紛“跟聲”。

  “這一點,也請大家放心。”王軍説,方案原則上延續原有優惠政策,同時又針對不同行業情況和特點,分別制定了相應過渡措施,保障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我給大家透露一個資訊,就在前幾天,我還和財政部樓繼偉部長商量,打算再建議給一個行業新增一項過渡政策,以更好確保該行業的稅負只減不增。”顯然,王軍透露的“小秘密”讓媒體們安靜了下來,繼續傾聽。

  “另外預算上也有保障。今年財政預算確定的稅務部門稅收收入任務數,已考慮了營改增的減收因素。”王軍説,此外把“落實減免稅”與“依法徵好稅”作為基本職責,“該減的稅不打折扣,一定減到位”,而且把不收過頭稅作為一條不能踩踏的紅線。

  “今天的‘部長通道’幹貨真多!”有位記者緊張“碼字”之餘,忍不住感嘆到。的確,此外還有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談“文化扶貧”、工信部部長苗圩談破解新能源汽車發展瓶頸、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談供給側改革……短短幾十分鐘,百米長的通道上,11位部長先後就社會焦點問題進行回應,“離麥克風越近,離民意也就越近”,開誠佈公、真誠交流,才能在改革中達成共識、多贏。更多報道請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