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堂食用菌憑什麼賣全世界?

  • 發佈時間:2016-03-12 07:33:0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張艷玲

  春雨淅淅瀝瀝,四川省金堂縣清江鎮的桂花基地顯得更加蔥綠,林子下的羊肚菌從濕潤的泥土中拼命探出身子,想要嘗嘗這春雨的滋味。“林上長生態,林下長經濟”,在2013年成功實現野生羊肚菌人工馴化後,金堂菌業又出新招,首次大規模示範的羊肚菌林下生態種植模式大獲成功,成為第三屆四川(金堂)食用菌博覽會的一大亮點。

  從上世紀70年代,金堂縣的村民搭起小小的菌棚,自製菌棒生産姬菇、黃背木耳貼補家用開始,40年間金堂食用菌産業不斷發展壯大:從家庭副業到支柱産業,從小作坊到流水線,從簡陋大棚到智慧工廠,隨著金堂食用菌産業不斷提檔升級,標準化、組織化、智慧化程度不斷加強,安全優質的金堂食用菌産品叩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2015年金堂食用菌達5.4億袋,産量40萬噸,産值27億元,其中外銷就佔了80%,大部分漂洋過海,出口到日本、南韓、東南亞、美國、法國等國家,為金堂縣成功摘得全國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和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兩大金字招牌奠定了基礎,打造了一張西部菌都的“金名片”。

  青山綠水出好菇姬菇標準看金堂

  金堂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距成都市區20分鐘車程,氣候溫潤,中河、毗河、北河穿城而過,素有“天府花園水城”和“千里沱江第一城”之美譽,正著力打造成都近郊休閒旅遊目的地和成都後花園。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金堂食用菌産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姬菇、雞腿菇、靈芝、羊肚菌、杏鮑菇等10余個珍稀食用菌品種紛紛競相發展,提檔升級。

  作為金堂食用菌的“掌門人”,金堂姬菇一直被業界公認代表了中國姬菇的頂級水準,不僅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認證,“國家級姬菇標準化生産示範基地”、“中國姬菇之鄉”等榮譽稱號,而且金堂所制定的“金堂姬菇”品質標準還被認定為國家姬菇的品質標準,其實力可見一斑。

  姬菇原産地並不在中國,而是在上世紀由我國微生物研究所引種于日本。“雖然日本是原産地,但如今日本消費的姬菇大部分卻來自金堂。”金堂食用菌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金堂縣年産5.4億袋、40余萬噸的巨大産業規模中,姬菇産量佔到40%,是我國最大的姬菇主産縣。

  金堂姬菇能一路做大,離不開海外市場的開拓,嚴苛的出口標準曾一度倒逼金堂姬菇産業向標準化、組織化升級。為此,2000年左右,金堂縣開始花大力氣推進姬菇的標準化生産,研究完成了食用菌病蟲害物理綜合防治技術,建立了食用菌種植大戶落實生産檔案管理制度,將菇農資訊及生産過程詳細地作以記錄,率先建立生産經營者責任制和品質追溯制,全縣90%以上基地均納入到監管體系當中……

  金堂縣副縣長鐘成基表示,2015年金堂成功創建了全國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和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這其中多虧了金堂姬菇産業一系列先行先試的經驗與成果。

  技術攻關求好菇人無我有富菌農

  2013年,金堂在全省率先實現野生羊肚菌人工馴化,引起業界關注;2015年,金堂30余畝“林下套種羊肚菌”模式試驗大獲成功,羊肚菌畝均收益大幅提高;如今,金堂3000余畝羊肚菌即將上市,商業化栽培面積居全國第一……

  在珍稀食用菌栽培技術順利攻關的同時,以姬菇為代表的大眾食用菌産業也取得突破。去年10月,一條由姬菇種植大戶鄭永友和當地土專家林培森共同研發設計的“食用菌工廠化集中制袋設備生産線”投入使用,解決了菌袋製作“卡殼”的老大難問題。

  鄭永友告訴記者,生産姬菇的菌袋,原料以草料為主,而草料很難被打得一樣長,長短不一的狀態進入機具攪拌,特別容易造成機具卡殼,這一直讓菌農很頭疼。通過技術改進,這套新設備每小時可裝菌袋3500袋,一個月可裝100萬個菌袋,這樣的效率相當於約10台傳統機具的效能。

  依靠科技創新,金堂食用菌産業正迎來新一輪的重大轉型升級。近年來,金堂引進專家建立起以金堂食用菌産業研究院為核心的技術團隊,一方面不斷引育羊肚菌、竹蓀、姬松茸、鮑魚菇等珍稀食用菌新品種,一方面又大力推廣“玉米+靈芝—蔬菜”、“水稻—雙孢蘑菇—蔬菜”等高效糧經輪作和資源再利用新模式。産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帶動全縣2萬戶菇農走上致富路,2015年菌農收入較全縣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高出1500余元。

  緊跟趨勢養好菇做優産業闖市場

  蒸汽高壓消毒、菇房培養……標準化的菌瓶在流水線上列隊行進,數月之後,肥厚鮮美的杏鮑菇即可上市。在金堂中菌川派食用菌工廠內,記者見識了現代智慧機械系統對食用菌産業所帶來的技術革命。

  “菇房內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都由智慧機械系統一體化控制。”加工園的負責人介紹,這不僅極大地降低了勞動力需求,更因為菇房環境的可控性,使得杏鮑菇的生産突破了週期限制,品質也得到提升。

  食用菌生産工廠化智慧化浪潮來襲,為金堂食用菌産業打開了一片新天地。近年來,金堂縣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産模式推動食用菌産業化發展。智慧工廠化與種植大戶聯合發展的食用菌種植模式已成為一種常態。

  伴隨著食用菌基礎産業的發展壯大,食用菌加工企業逐漸做大做強。鹽漬菇、清水菇、脫水、幹菇、即食性食用菌、食用菌雞精等深加工産品,暢銷全國各地;培育起“天綠”、“金亞”、“天慈”等知名品牌;企業品質控制體系日益成熟完善,陸續通過ISO22000品質體系認證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食用菌)……

  下一步,金堂縣將以食用菌産業研究院為技術核心,同步推進食用菌物流加工園區建設、提升食用菌産業文化內涵、打造食用菌産業核心基地、創建“網際網路+”平臺、強化食用菌産品監管,力爭實現食用菌綜合效益達到全國前列,形成“中國西部菌都”雛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