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舌尖上的創業”助推中國貧困山區綠色崛起

  • 發佈時間:2016-03-11 22:46:1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長沙3月11日電(記者明星 李丹)早春時節,行走在中國武陵山連片貧困地區,隨處可見的是萌發出嫩芽的柑橘林、獼猴桃藤、綠茶樹和破土而出的新鮮竹筍、山野菜等。在四季常青的牧場上,一群群湘西黃牛悠然自得。

  這些“山珍”如今成為城裏人追捧的美食。當地的村民種植、採摘、銷售這些綠色食材,將“綠水青山”變成一座座“金山銀山”,“舌尖上的創業”帶動了當地百姓增收,有力的助推貧困山區的綠色崛起。

  春季的湘西保靖縣黃金村茶香滿山坡。黃金村現有古茶樹2057株,其中樹齡最長的已有400多年。黃金村種茶大戶向天頌説,保靖黃金茶是古老而珍稀的地方綠茶品種,因“一兩黃金一兩茶”的傳説而得名。

  為了尋訪最負盛名的2號黃金古茶樹,需淌過一條深淺不平、儘是卵石的小河,還要翻越一座山才能看到。這棵古茶樹一年的採摘量僅為一斤,茶多酚含量極高,葉脈和茶湯都是青綠的,沖泡三遍仍不變色。

  黃金村主任石美隆説,在種茶大戶的帶領下,黃金村荒山變為茶園,家家戶戶都靠茶葉脫了貧。

  向天頌的茶園,去年光優質茶苗就賣了150多萬元,新鮮茶葉也有70萬元的收入。經過多年發展,保靖縣已建成高標準生態黃金茶基地面積10萬畝,預計2020年末茶葉年産值可達10億元。

  神秘的武陵山區還是中國最大的富硒獼猴桃主産區。經過10多年的努力,湘西老爹生物公司將一個小小的獼猴桃開發出果王素、獼猴桃祛斑油、果汁、果脯、果籽餅乾等4大類30多個精深加工産品,成為中國獼猴桃精深加工的領軍企業。

  老爹生物公司董事長王曉勍近期投資在鳳凰縣臘爾山區建設了一個2千畝的果園,對應扶持3千多個“精準扶貧”的村民。“籬笆房,泥巴水,出門全靠兩條腿;早包谷,晚紅苕,一天三餐難吃飽。”曾是當地貧困景象的真實寫照。這些勤勞樸實的村民,將通過獲得地租、股權收益、勞務費用,告別昔日的貧困。目前湘西自治州的獼猴桃的種植面積已發展到20萬畝,20多萬名中高海拔山區農民靠獼猴桃脫貧致富。

  位於武陵山區腹地的湘西,過去的經濟發展中曾經向山體要過礦石,向山林要過木材。如今當地人意識到,只有保護好這一方水土,才能真正走出産業發展和生態保護兼顧的新路。

  “野蔥、陽荷、冬蟲草、苞谷酸……”湘西花垣縣趕秋路一家土特産店內,市民們在挑選和搶購苗漢子野生蔬菜專業合作社新上市的特色野生蔬菜産品。

  種什麼賺錢、養什麼暢銷?當地農民招數層出不窮。麻栗場鎮黃土坡村村民聯合起來發展稻田魚;苗漢子野生蔬菜專業合作社生産和加工的野生蔬菜;興盛果蔬公司生産的“苗外婆”系列榨菜……這些“山珍美味”供不應求,暢銷南方大城市。

  “湘西黃牛”在“舌尖上的創業”中後來居上。山風過處,望不到盡頭的綠油油牧草,隨風起舞,新建的牛舍錯落有致,黃牛聽著音樂吃著青草。這是記者在湘西花垣縣湖南德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景象。

  湘西擁有連片草山草坡1050萬畝,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放牧條件。德龍牧業董事長嚴德忠介紹,公司開發“湘西黃牛”國家級品種資源,以“企業+合作社+基地”的模式投入運作,推進肉牛産業化建設。項目規劃總投資11.39億元,建成後年可實現産值近50億元,帶動10萬農戶從事養牛産業,增收4億多元。”

  目前湘西自治州農業産業化建設成效明顯,獼猴桃、臍橙、柚子等優良品種面積擴大;古丈毛尖、保靖黃金茶進入都市茶樓。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近300個,州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百餘家。

  “近幾年來,湘西抓住西部大開發和武陵山區域發展試點的戰略機遇,無論是在交通、農業産業化、旅遊、生態環境還是民生項目等方面,湘西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書記葉紅專説,精準扶貧要落實在産業上,大力發展“一鄉一品”、“一村一品”,實現武陵山區率先發展、率先脫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