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合肥市包河區:站在服務業引爆點上的全國百強區

  • 發佈時間:2016-03-06 05:38: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3年,合肥市包河區首次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2015年綜合實力晉級第54位、兩年躍升9個位次,投資潛力穩居第13位,實現了從經濟總量安徽省首位、到綜合實力安徽省首位、再到全國百強城區的“三級跳”。

  如今,在合肥市包河區,服務業已經成為發展的主引擎:2015年,包河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22.3億元,同比增長10.2%,服務業實現增加值486.1億元,同比增長11.8%,在三次産業中佔比達67.3%,高出全省近30個百分點。

  堅持産城一體,營造集聚發展産業生態

  在深入推進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的進程中,包河區始終把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繁榮作為主攻方向,致力發展金融商務、行政辦公、文體旅遊、生活服務、研發創意和要素交易等現代服務業,實現産城一體、宜居宜業。

  市場化和社會化是服務業的産業屬性,這就決定了促進服務業大發展,必須營造集聚發展的産業生態,這也正是包河區服務業不斷提速的根本動力所在。

  在産業培育上,包河區按照“一個産業鏈規劃、幾個大項目引領、多個招商平臺跟進、一個人才基地支撐”的思路,著力培育人氣集聚、人才匯集、內生發展的産業生態,構建投資、就業、消費、稅收齊豐收的新格局。以濱湖新區金融後臺基地“三步走”發展為例,第一步引進17家國字號大型金融機構及其後臺服務中心,牢牢抓住了産業鏈龍頭。第二步打造金融創新和中小企業集聚兩個平臺,推進直接金融、金融服務與要素市場集聚融合,塑造新型金融生態體系。第三步與重點院校、知名企業合作,建設金融學院、軟體學院、創新學院等,強化人才支撐,增強發展後勁。目前,該基地入駐項目直接解決8萬至10萬人就業,帶動相關産業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已然形成全國頗具規模的金融後臺服務基地。

  推動模式創新,拓展服務業發展新空間

  包河區堅持把現代服務業作為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不斷優化區域空間發展佈局,著力建設一批“功能完善、産業高端、運營高效”的轉型平臺,為服務業拓展出巨大的發展空間。僅以金融服務産業來看,目前包河區釋放出的外包業務僅佔5%,未來將是一個千億級的大市場。由此可見,服務外包産業正在成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新引擎。與此同時,眾創、眾包、眾籌等新業態、新模式的興起,也正在拓展出服務業産業升級的新空間。

  剛投入運營的軟通動力項目,集眾創空間、軟體眾包、智慧城市運營、人才培訓等新業態、新模式于一體,每年將提供1個億的眾包和分包業務量,創業培訓3000人次以上,3年內孵化200家企業,5年內協助2家以上公司掛牌上市。這不僅能夠直接創造産值,還會帶來可觀的孵化裂變效應。同時,包河區積極打造廣電與語音技術融合創新實驗室等平臺,孵化和聚集更多影視藝術創意企業,推進文化産業專業化、高端化發展。

  堅持創新供給,提升服務業發展品質

  佔地86.4畝的罍街,已經成為知名的特色美食街區。400米長的街道上,集聚了98家經營戶,日均客流超過6000人次。“罍街的成功,在於堅持平民化、特色化,將本土歷史文化融入特色餐飲服務,滿足了大多數對餐飲服務業的消費升級需求。”罍街投資運營商、合肥濱投商業運營管理公司總經理李銳鋒説。

  “堅持創新供給,推動新型消費”,這是國家明確提出的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的基本原則。

  在這一理念引領下,包河區充分利用16.8公里巢湖岸線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大力促進生活性服務業高品質、高端化發展。正在建設的萬達文旅城,以富有創意的水公園為突出亮點,建成後預計每年可撬動2000萬人體驗需求,創造50億元直接收入。同時正在加快引進海洋主題公園、電影主題公園、水上飛機等新業態新項目,把握産業跨界融合發展的新機遇,推進生活消費和服務業發展“雙升級”。

  ·廣告

  合肥萬達城“中國鼓”展示中心

  合肥要素大市場夜景

  罍街

  産城一體,宜居宜業

  合肥濱湖國際金融後臺基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