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團隊:品種研發迎需求技術節水助産業
- 發佈時間:2016-03-05 08:31:38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蘆曉春
中國是金魚的故鄉,早在12世紀,中國就已經開始金魚家化養殖與種內遺傳雜交。在人類的文明史上,中國金魚承載著深厚的華夏文化,伴隨著我們生活了近千年,是中國的國粹之一。為了保護、傳承中華民族特有的金魚文化,北京市觀賞魚團隊進行了恢復金魚種群、提純復壯、金魚新品種研發等工作。
據了解,“王字虎頭”與“鵝頭紅”這兩種金魚在中國養殖歷史悠久,但曾面臨失傳的困境,經過團隊的努力,恢復了其種群,使這些金魚重新回到市場,博得消費者的喜愛。
北京市觀賞魚團隊成立6年來,恢復了金魚種群10余個,提純復壯近20個品種,還研發了10余個新品種,如“藍虎頭”“藍鵝”等。據了解,團隊研發的藍鵝品種目前已獲得了性狀穩定的第3代。
通過對錦鯉、金魚、熱帶魚和觀賞水生動物這四大類的研究,北京市觀賞魚團隊豐富了北京市觀賞魚市場品種。如團隊對錦鯉品種進行了研發,根據錦鯉的血統、歷史發展順序和人工改良培育順序進行了科學的分類;在國內首次將分子標記、雌核發育、家係選育等現代生物技術與傳統育種技術相結合,建立了紅白、白底三色、墨底三色錦鯉雌核發育純係。
目前,北京市觀賞魚團隊擁有苗種培育與養殖研究室、育種與繁殖研究室、營養與病害研究室、産業經濟研究室4個功能研究室,2個綜合試驗站和10個農民田間學校工作站。從功能研究室到農民田間學校工作站,團隊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四級推廣體系。
近幾年,團隊以産業為主線,以高端、高效、高輻射為目標,更加注重區域品牌的建立、文化創意工作的深入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特別是注重“調轉節”,積極發展高效節水漁業。為了實現觀賞漁業高效節水的目標,團隊研發整合了錦鯉工廠化迴圈水養殖技術和金魚小池精養技術。
錦鯉工廠化迴圈水養殖技術具有高投入、高産出、週期短、易於人工控制、節地、節水、勞動力需求少、生産效率高等特點。在北京地區實行錦鯉的工廠化養殖,既符合北京的資源狀況,又順應了淡水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要求,與室外池塘養殖技術相比換水量減少70%。而金魚小池精養技術有效解決了傳統粗放型養殖方式中存在的弊端,促進觀賞魚産業向集約型、高端型發展,避免了大型土池養殖所帶來的池底底泥淤積、池塘老化、水體富營養程度嚴重的問題,大幅提高了養殖戶的收入。與室外池塘養殖相比,金魚小池精養技術換水量減少了82%,單産提高35%,成果顯著。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