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揮綜合考評“指揮棒”産管結合標本兼治

  • 發佈時間:2016-03-05 08:31:3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江西省農業廳

  2015年,全省農産品品質安全監測總合格率達到98.5%,未發生重大農産品品質安全事件,共有全國綠色有機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49個,綠色有機農産品1248個;創建3個全國農産品品質安全縣、5個省級綠色有機示範縣;檢查生産經營企業1.7萬家次,查處問題360起,責令整改348起。

  近年來,江西省堅持産管結合,注重標本兼治,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呈現“總體平穩、持續向好”的態勢。具體而言,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用好考核“指揮棒”。江西省充分發揮全省科學發展綜合考評這個“指揮棒”的作用,科學設定考核標準,樹立考核“風向標”,構建了“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生産經營者是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體系。在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方面,省、市、縣政府每年召開工作會議,明確屬地監管責任。在落實部門監管責任方面,建立了抓行業必抓安全,抓生産必抓安全的機制,形成了“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協調配合”的監管體系。在落實生産經營主體責任上,將農産品品質安全與政策扶持掛鉤,對有不良記錄的生産者,列入“黑名單”管理,在爭取項目、開展認證、産業扶持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

  二是念好發展“綠字經”。依託江西省自然資源優勢,堅持以綠色為引領,以“百縣百園”為載體,以示範創建為抓手,加快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全省共有全國綠色有機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49個,綠色有機農産品1248個,居全國前列;創建了3個全國農産品品質安全縣、5個省級綠色有機示範縣。構建了省級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平臺,臍橙、豬肉、茶葉等農産品,初步實現了“生産有記錄、流向可追蹤、品質可追溯、責任可界定”。

  三是出好監管“組合拳”。一方面,江西省始終以“零容忍”態度對待農産品品質安全問題,堅持嚴查、嚴管、嚴懲不放鬆,圍繞重點環節、重點區域、重點對象,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行動。2015年,江西省檢查生産經營企業1.7萬家次,查處問題360起,責令整改348起。另一方面,江西省注重農産品品質安全風險防範,開展了蔬菜、水産品、豬牛肉、禽蛋等風險預警,提出了控制措施和技術規範;健全完善了“上下互通、分級響應、聯防聯控、科學處置”的應急管理體系,舉辦全省農産品品質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得到了國務院應急辦的充分肯定。

  四是打好治理“攻堅戰”。一方面,江西省注重凈化産地環境,防治農業面源污染,重點開展了農藥減量、化肥零增長、養殖污染防治、農田殘膜污染治理、耕地重金屬污染修復、農業清潔生産、秸稈綜合利用、農業資源保護等“八大行動”,去年全省綠色植保和統防統治應用面積達到4160萬畝,示範區農藥用量減少了20%以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面積6824.2萬畝,減少不合理化肥用量(折純量)9.7萬噸;全省新改造畜禽養殖場1200家,每年減少糞污排放2000萬噸。另一方面,江西省注重農業投入品源頭管控,強化對各類農資生産、流通、經營、使用等環節的監管,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堅決杜絕“三無”産品、違禁物品等流入種養環節。

  五是築好基層“保障網”。針對基層人員、經費、技術“三缺”的問題,江西省從提升基層監管能力入手,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通過“三定向”計劃,招錄了一批基層崗位人員,充實了基層一線監管力量,較好解決了基層監管機構缺人員的問題。按照“縣級不少於30萬,市級不少於100萬”的考核標準,推動各地把農産品品質安全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2015年落實經費9700萬元,提高了市縣經費保障能力。啟動實施了“喚醒工程”,採取“一對一、手把手、面對面”等方式,開展基層檢測能力“落地培訓”,讓躺在實驗室的儀器真正“活了起來、轉了起來”,檢測人員真正“檢得了、檢得準”,提升了基層檢測水準。當前,江西省確立了“鄉速測、縣定量、市監督、省預警”分工定位,初步形成了覆蓋省、市、縣、鄉四級的農産品監測網路。

  (文章來源於2016年全國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工作會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