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做優特色做精優勢

  • 發佈時間:2016-03-05 08:31:3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濤本報記者吳晉斌

  1月7日,晉西北生態大縣右玉天寒地凍,楊千河鄉南崔家窯村養殖大戶劉通家,卻是暖意濃濃:

  “養羊不賴啊,昨天,拉進城裏的10隻羊,半天時間就全部賣完,全村人幾乎都靠養羊賺錢。”劉通臉上挂滿了笑容。春節臨近,羊肉價格漸長,右玉的生態羊肉更是火爆。劉通的300多只肉羊變成了一沓沓票子揣進了腰包。

  從建國初期的不毛之地到現在的塞上綠洲,從生態大縣到綠色崛起,右玉縣立足生態優勢和半牧區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畜牧業。如今,以綠色為核心價值的縣域公共品牌右玉羊肉,已經成為右玉農民增收的利器。以養羊為主的畜牧業收入佔到全縣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60%以上,每人平均增收達3300元。

  “品牌生態養羊産業已經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主渠道。”縣委書記吳秀玲説。

  從綠化生態到綠色崛起

  如果把右玉放在全國縣域的天平上稱一稱,它有兩個比較優勢,一是生態,二是山西唯一的半牧縣。右玉是晉西北唯一的半農半牧縣,養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涵養好生態之後,如何綠色崛起?

  “右玉農民要想富,就要大力發展以肉羊為主的畜産業規模養殖基地,實現園區化佈局、産業化經營,把特色做優,把優勢做精。”右玉縣長蘇斌如説。

  由此,右玉縣規劃引導了園區養殖的規模化肉羊産業,出臺了《建設肉羊養殖園區補貼實施意見》,新建標準化肉羊養殖園區,每平方米棚圈補貼200元;擴建舊園區達到標準化養殖園區的,棚圈新增面積每平方米補貼200元。標準化肉羊養殖園區生産母羊存欄達200隻以上的,按比例免費提供優種公羊。對養殖生産母羊100隻以上、單批育肥羊200隻以上,利用銀行貸款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的,按貸款數額給予貼息的政策。

  在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扶持下,右玉青年農民張宏祥在本村流轉土地1000多畝,成立張千戶嶺示範養殖園區,註冊“祥和嶺上生態羊”商標,建設佔地近百畝的標準化養殖圈舍,以純生態放牧養殖為特色,發展成為右玉縣規模最大的肉羊養殖園區,年出欄羔羊5000多只。

  像這樣的養殖園區在當地還有很多。截至2015年底,右玉全縣建起標準化規模養殖園區和小區120多個,羊的飼養量達83萬隻。全縣呈現出“鄉鄉建園區、村村搞養殖”的喜人局面。

  從科學養殖到科技支撐

  “以前都是一家一戶的分散養殖,不僅嚴重影響生活環境,而且極易發生傳染性疾病。現在,群眾觀念發生了很大轉變,養殖園區成促農增收的新追求。”説起園區的好處,右玉縣威遠村村民趙志斌侃侃而談。

  “別看它個字不高,你去摸一把,肉可瓷實了!這種羊,省料又長膘,是政府免費發給我的,我知道它能耐大,能多下犢子,以後是我的‘錢罐子’。”右玉縣楊千河鄉金牛莊村民薛三娃一邊端詳著自己的愛羊“杜泊”,一邊對記者説。

  擴大養殖規模,羊的品種是一道坎。本地羊近親繁殖,不僅個頭小,而且不長膘。

  後來,右玉爭取到了“雁門關生態畜牧經濟區優種肉羊繁育基地”在本地的落戶,開始了全縣第一輪肉羊品種改良工作。從2011開始,右玉縣陸續向各鄉鎮和農村發放優種公羊累計達13864隻,農民養羊的效益也大幅提升。

  該縣畜牧師陳瑜介紹,改良後的肉羊一年凈增肉10斤左右,平均産羔率提高50%,綜合肉、羔兩項,改良後的肉羊,每只每年能為養殖戶增收超過200元。

  隨後,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一個規模更大、設備先進、人才濟濟的專業型現代化肉羊改良企業——右玉縣宏宇牧業有限公司在當地掛牌成立,成為肉羊改良市場化之路的企業載體。為産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活力。

  “技術員下來給我們講課,讓我們學到了科學養殖方法,實用性、可操作性非常強,我們再也不用擔心不會養的問題了。”牛心鄉甘泉莊村養羊大戶伊志山讚不絕口。

  在改良品種的同時,右玉縣還加大科學養殖技術推廣。縣裏組織畜牧技術人員與養殖戶結對子,同時邀請省農業廳、山西農大的專家教授下鄉授課,為養殖戶在種羊購進、棚圈建設、改良配種、飼養管理、疫病防治、人工種草、飼草料加工等方面,進對指導服務,為全縣畜牧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

  從申請地標到註冊商標

  “你看,這就是我們精包裝的右玉綠色羊肉,我們的羊肉與內蒙古的蒙羊公司簽訂了常年合同,去年,園區銷售玉羊4000多只,銷售收入就達600多萬元。”張千戶嶺示範養殖園區負責人張宏祥説。

  記者看到,這種綠色包裝的箱子裏的羊肉,品種不同,重量各異。一箱20斤羊肉,裏面有精肉、骨頭、餃子餡,箱子上註明是綠色食品,打著右玉玉羊的商標。很明顯,這是對右玉羊肉進行了深加工,以實現優質優價。

  2010年,根據右玉縣雁門關生態畜牧産業化經營合作社的申報,經專家審核,農業部准予右玉縣“右玉羊肉”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産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登記,依法實施保護,成為山西省第一個榮獲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的畜産品。

  農業部劃定的地域保護範圍為山西省右玉縣新城鎮等10個鄉鎮321個行政村,保護區域範圍內飼草飼料資源豐富,水源充足,牧坡寬闊,有利於右玉肉羊的高品質、標準化養殖。

  “右玉羊肉肉質鮮嫩、肥瘦相間、肥而不膩、食之爽口的優點,加上國家原産地地理標識這一品牌優勢,使右玉羊肉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備受消費者青睞,叫響了高知名度‘右玉羊肉’品牌,在周邊城市肉類市場上不斷打響走紅,不僅銷往北京、天津、呼和浩特、太原等城市,還走出國門擺到了中東國家民眾的餐桌上。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加強品牌創建,進一步擴大銷售市場。”右玉縣農委主任張繼業説。

  線上下熱銷的同時,右玉羊肉線上上也著實火了一把。2014年春節,右玉縣長蘇斌如在自己的新浪實名微網志刷屏,吆喝起右玉縣當地的羊肉等系列特色農産品,更是讓右玉羊肉銷量翻番。

  這些年,右玉縣農民養羊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加上龍頭企業日漸完善的生産加工和行銷體系,形成的帶動力,從養羊為過年,到靠品牌賺大錢逐漸成為右玉農民增收的常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