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友、委員聚焦兩會:我們該怎樣養老?

  • 發佈時間:2016-03-04 09: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4日訊(記者 毛雅誼)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增加,有關養老的話題越來越受到關注。在中經論壇和中經網微信公眾號聯合推出的兩會熱點調查中,“養老”成為網民心中的“高頻詞”,位居關注度之首。記者瀏覽網友留言發現,延遲退休、養老保險改革、養老金繳納、養老金入市、孤寡空巢老人保障等問題是網友們關注的焦點。

  延遲退休怎麼延?網友支援彈性退休制度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29日在記者發佈會上表示,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現有法定退休年齡不適應發展形勢的需要,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已擬出,“今年肯定會拿出方案。”對此,多數網友表示,延遲退休不能一刀切,應兼顧好各方利益,支援實施彈性退休制度,同時做好制度保障。

  網友“馬頭琴悠揚”在中經網微信公眾號上留言稱,“分類指導,循序漸進,讓人民熟悉政策,願意嘗試延遲退休,並沒有後顧之憂,應該是這項政策實施的前提條件。”

  網友“水山之樂”則建議延遲退休年齡在規定55—65歲範圍的前提下,採取個人自願原則;最終工齡長的,可以適當在養老金上進行區別。中經網友“小蘋果”也在中經論壇的調查貼文下建言:建議分人群執行,比如説腦力勞動者先參加,重體力勞動崗位稍後參與。

  此外,還有網友擔心延遲退休會導致“年輕人的工作機會受到擠壓”、“領取的養老金變少”。延遲退休不是一個簡單的政策頒布,要想達到良好的社會效益,還需要規劃一系列配套政策作支撐。同時還要出臺相應的法律規範,以保障政策的平穩實施。

  養老金如何繳划算?官方:多繳多得

  目前,有不少職工已經達到了累計繳費滿15年的最低年限門檻,養老保險到底如何繳費更划算,成為網友們關注的焦點。在中經網友“小蘋果”看來,像他一樣需要自己繳納社保的自由職業者,在交滿了15年之後,完全沒有必要再繼續繳納。他認為,考慮到通脹因素和個人的身體狀況,萬一活不到拿退休金的歲數,那就太不划算了。

  有著類似擔憂的網友不在少數,社會對養老保險“長繳多繳是否划算”這一問題也一直存在著爭議。對此,人社部回應稱,養老保險制度在設計時一個基本的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多繳肯定是划算的,我國正在健全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對於網友們擔心的退休金領不完的問題,人社部表示目前個人賬戶資金餘額可以繼承,統籌賬戶的繼承問題也在研究之中。

  有專家指出,任何事關利益的賬目,必須要算清才能打消公眾疑慮,尤其是事關養老保障的賬目,對於像統籌賬戶部分能否設立最低領取年限的制度設計提議,相關部門也應該儘快考慮,只有制度設計合理了,大家才有“多繳多得”的動力。

  養老金入市靠不靠譜?回應:不必擔心

  養老金是老百姓的養命錢,養老金入市節奏正在一步步加快。有網友認為不把這筆閒置的“死錢”變成“活錢”太浪費,不管賠錢還是賺錢,都應該大膽去試一試。但更多的網友則是擔心:拿養老錢去炒股,萬一賠了算誰的?將來養老金還能發得出來嗎?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2日對此回應稱,參保者不必擔心自己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會受影響。按規定,各地留出了確保當期發放的養老金,結余基金才能用於投資運營。他表示,實施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可以實現基金保值增值,基金的“收入”渠道拓寬了,更能確保養老金髮放,最終受益的是廣大參保者。這一回應似乎是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對於養老金入市這一問題,社會各界也一直爭議不斷。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養老金入市將開啟價值投資的開關,牽引追求長期收益性的投資理念,整體上對短期投機心理具有抑制的客觀效果,最終將有利於減少股指波動的幅度,遏制大起大落,市場投機將會減少。

  知名職業投資者鄒峻在做客中國經濟網《經濟熱點面對面》節目時談到,養老金的入市肯定對中國資本市場是一個正面的利好,但不應該在現在的形態下讓養老金入市。他認為,應該從制度建設上,包括加速註冊制改革、對投資理念的變革教育上加大工夫,讓養老金逐步地入市。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助理研究員于樹一也認為,“養老金入市只是一個短期解決問題的辦法,並不是一個長遠的根本的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的策略。”

  “有效配置養老金的保值增值功能,尋找更多途徑讓‘保命錢’參與到更多的投資領域,而不是躺在銀行睡大覺。同時,需要推動基金行業進一步參與養老體系整體的建設,以便更好地服務養老資産管理。”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

  兩會互動專題V觀兩會 話題調查 網友願望展示 手機專題

  更多內容請點擊:

  如何養老?政協委員:探索多元化養老模式

  國家從來都沒有停止在養老模式上探索和創新的步伐。儘管之前試點的“以房養老”新模式由於不確定性和配套政策不完善等諸多因素而效果不佳,但仍然被視作是一種金融創新産品。國家“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對於將來如何養老這一問題,政協委員近日紛紛拿出相關提案,為養老模式的探索出謀劃策。

  全國政協委員張連起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養老模式要與我國國情相結合,與經濟發展水準相結合,與老人的居住習慣相結合,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要積極探索異地養老、以房養老、企業養老、自助養老等多元化養老模式,達到養身、養心、養腦相統一。

  全國政協委員馬光瑜提議新建小區配建居家養老場所,將居家養老服務場所、設施作為必要的公共基礎設施來建設和規劃。全國政協委員徐曉蘭則提出,應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技術促進居家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形成集基數、服務、監管于一體的綜合資訊管理體系,並推廣、鼓勵使用家用智慧健康終端。

  全國政協委員楊元慶帶來“加速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的提案。他建議,優化社會力量準入及優惠政策落實機制;開發養老服務供需管理平臺,推動養老服務與老年人需求無縫對接;發展多層次、多元化、個性化和定制化的養老服務;發展多層次、多元化、個性化和定制化的養老服務。

  網友建言:重點關注孤寡、空巢、失獨老人

  有數據顯示,在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之間,中國城鎮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農村由37.9%升到45.6%。2013年中國空巢老人人口超過1億。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陸續進入老年,2030年中國空巢老人數將增加到兩億多,佔老人總數的九成。在媒體發起的一項網上調查中,多數網友認為孤寡、空巢、失獨老人最缺少保障,應給予重點關注。

  網友“天上青山3660”的困惑或許正是許多年輕人的代表。他説,“我是一個農二代,現在常年在外地工作。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家裏老人在沒有耕作能力之後的養老、醫療等問題。以現在自己的能力根本無法將老人帶在身邊,雖然老人每月有幾十塊錢養老費,相比生活成本仍是杯水車薪。希望國家重點關注空巢老人。”

  對此,中經網友“理想的城”表示,“孤寡、空巢、失獨等特殊老人群體逐漸成為新社會弱勢群體,如何更好的關愛他們,變得尤為重要。”

  在全國政協委員陳德展看來,養老問題應該像扶貧一樣,實行“精準養老”。“農村存在大批失能、失獨老人無人照料,現在農村有五保集中供養機制,國家統一撥款。建議將這些人和五保戶納入統一的養老保障制度中來。”

  兩會互動專題:V觀兩會 話題調查 網友願望展示 手機專題

  更多內容請點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