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變革升級消費體驗(從百姓生活看經濟)
- 發佈時間:2016-03-03 07:44: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足不出戶就能繳水電費、閒時拿著手機在網上購物、出門打車用出行軟體、付款只需打開手機掃二維碼……這樣的生活場景,在幾年前還無法想像。然而,僅僅3年時間,百姓的支付方式就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支付市場迸發驚人活力。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3年和2014年,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年增長率分別高達707%、391.3%,到2014年交易規模已達59924.7億元。在新型支付方式飛速發展的同時,傳統的銀行卡、信用卡支付也在快速創新、全面升級。支付方式的變化,不斷升級著我們的消費體驗,也催生出眾多新的經濟形態。
網路支付實現“買遍全球”
王麗方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是第一代網購的嘗鮮者。“早在淘寶火起來之前,我就在網上購物了,買的第一樣東西是一台收音機。”王麗方回憶説,當時付款很不方便,要跑到銀行或郵局去給賣家匯款。更麻煩的是,付款後,也不知人家是不是騙子。萬一運氣不好,真碰上了也沒轍。那時候網購全憑的是人和人之間基本的信任。
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市場,每年不斷刷新的“雙11”購物成交額紀錄讓全世界咋舌,這背後是網路支付的便捷化和安全性在日益提升。
現在消費者網購,輕鬆一點就完成了付款。付款後這筆錢的實際去向,很多人並未在意。事實上,點擊付款後,這筆錢並不是直接進入賣家賬戶,而是先進入第三方賬戶,等到買家確認收貨時,款項才會從第三方賬戶進入賣家賬戶。
正是這個支付方式的小小創新,解決了交易雙方的信任難題,成為國內網路交易普遍採用的支付方式,由此催生中國龐大的網購市場。
支付的便捷性讓生活在三四線城市甚至偏遠山村的百姓,可以方便地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享受到和城裏人一樣的消費水準,也打通了全球商品交易網路,讓人們“買遍全球”“賣向世界”。
“隨著第三方支付技術不斷發展以及應用場景不斷擴展,第三方支付不僅能建立買賣雙方的信用模式,也給百姓帶來了方便,改變了消費觀念和習慣。今天第三方支付無處不在,通過競爭、融合,促進了網路銀行、手機銀行等銀行支付的服務升級,降低了全社會的支付交易成本。”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法與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濤説。
移動支付激活手機“錢包”
“以前出門要看錢包、手機帶了沒有。現在出門錢包不帶沒事,手機一定不能少。”上海某外企員工張華説,一早出門在麵包店能用手機掃碼付款;中午吃飯在手機APP中找到店家就能埋單;到商場買東西,直接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付款”功能;出門打車使用出行軟體能很快叫車,並通過平臺直接付款……
像張華一樣,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只要帶上手機,一天的消費支付就安排得妥妥帖帖。智慧手機普及以來,網路支付也跨入移動支付時代。通過移動支付,普通百姓有了全新服務體驗,實體商鋪也借助支付資訊等大數據,探索新的行銷方式。
北京餐飲企業金鼎軒這兩年投入近300萬元用於網際網路軟體升級,目前金鼎軒所有門店都開啟了移動支付功能。“通過移動支付付款的人快速增多,平日營業收入的20%都是通過支付寶完成的,趕上‘雙12’活動,這一比例更是高達40%。”金鼎軒副董事長李芒介紹,通過移動支付,很多用戶成了“粉絲會員”,客戶粘性增強了。
每個人支付“足跡”也有了價值。李芒説,使用支付寶付款的客戶資訊數據經過加工,價值不小。在後臺能看到這些人的年齡結構、性別、職業分類等,有了這些資訊,推送的行銷資訊就能更精準、更具個性化。比如出來一個新的菜品,會推薦給喜好這類菜的客戶;有紅酒品酒會了,會優先推薦給“白領”客戶群;有環保公益活動了,會給相應年齡段的人推送……
支付方式的變革反過來又激發了實體商鋪的新活力。在大數據時代,支付機構向商家、服務商和第三方開發者開放平臺流量、會員行銷、支付體系和大數據運營等,幫助商家更簡單、更高效地做生意,客戶體驗也更優良。
刷卡支付輕鬆走遍天下
新型支付方式飛速興起,傳統銀行卡、信用卡的刷卡環境也在不斷改善。
上海人李子嘉2015年下半年起成為全職攝影師,先後去了日本金澤、印尼吉利群島。今年春節,他選擇去奧地利拍攝雪景。“這些地方雖不是熱門旅遊地,但都可以使用銀聯卡。有時候直接刷卡,還能享受不少優惠。”李子嘉分享自己的支付心得,“以前出國,要去銀行預約兌換當地貨幣,帶現金還有丟失的麻煩,現在只要在目的地機場,找一台有銀聯標識的取款機就可以了。”
目前,我國自主研發建設和運營的銀聯支付清算系統已構築全球化受理網路,銀聯卡發卡量超過50億張,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持卡人群體。銀聯網路遍佈中國城鄉,並已延伸至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境外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銀聯卡特約商戶近3400萬戶。此外,境外已有1000多萬家網上商戶接受銀聯卡線上支付,覆蓋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零售、線上旅遊預訂、學費繳納、航空預訂等行業。
除了傳統的刷卡消費,多種支付方式也在快速創新,傳統銀行卡産品全面升級。我國金融晶片卡發卡量現已超過20億張,憑藉著更安全、更便捷的優勢,晶片卡正在快速取代傳統的磁條卡,發行和交易增速全球領先。隨著“雲閃付”等技術的應用,金融支付方式正經歷由“刷卡”向“刷手機”的轉變。
支付創新撬動消費大市場(記者手記)
從“東奔西走取現金”到“一張卡片走天下”,從“便捷的網上快捷支付”到“輕鬆的二維碼付款”,不經意間,屬於服務業供給側的支付創新,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如今,銀行卡取代現金,成了很多人錢包裏的主角;搶紅包是許多人過年的重頭戲;手機成為財富的新“管家”,隨時監控著人們的收支平衡。
中國支付産業的快速崛起與創新,撬動了網路消費的巨大市場。2002年,中國銀聯成立,實現銀行卡跨行、跨地區和跨境的使用,隨後阿里巴巴推出了支付寶,方便人們快捷完成網購。當社會上還在爭論誰搶了誰的“蛋糕”時,兩大支付企業已在各自領域風光無限了:2015年初,中國銀聯在交易總額上超過維薩,成為全球最大的銀行卡清算組織;支付寶從傳統的網上購物拓展到生活繳費、打車、看電影、買票等,並憑藉3億的用戶量摘得全球最大移動支付公司桂冠。
放開市場、鼓勵競爭。支付行業繁榮的背後,是市場機制與政府監管的“各就各位”:放開銀行卡清算市場、支付賬戶分類管理、鼓勵支付技術創新……讓市場的回歸市場,讓監管回歸本位,支付産業的活力被真正激發出來。
依靠科技,創新供給。百姓的支付“痛點”呼喚創新,反過來,支付市場的巨大變革又開拓出更大的市場空間。當人們還在發愁網上交易如何解決信任難題、支付效率如何提高時,正是支付的創新打開了一片新天地,促進網路消費迅猛增長,繼而培育出全球最大的網上零售市場。當支付大數據玩得越來越轉時,支付市場又創造出更多的新需求。
供給側改革,要的正是這種你追我趕、不斷創新的環境。靠競爭實現發展,企業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靠創新改善供給,産品才能始終緊貼用戶需求;靠市場激發活力,行業才能不被時代淘汰。只要充分發揮“無形之手”的作用,輔以“有形之手”適當引導,中國企業就會在供給側改革中大有作為。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03日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