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生活成本上漲催升工資 削減人工成本企業求變

  • 發佈時間:2016-03-02 16:22:00  來源:北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連日來,渤海早報持續關注濱海新區勞動力市場,引起各方關注。記者進一步走訪得知,隨著房價、物價不斷上漲,工資水準也水漲船高。為減少開支,並提高産品品質,許多生産型企業謀求引進自動化生産設備。

  唐銳是來自河南的一名27歲男孩,他在一家汽車配件廠上班,愛人在一家電子廠上班。唐銳告訴記者,扣完保險,自己每月到手的工資3600元左右,妻子稍微少些,3200元左右。在濱海新區,這是眼下最為普通的産業工人工資。兩年前結婚時,像眾多外來務工者一樣,二人沒有能力在新區買房,而是在老家豫南的一個縣城購置了婚房。婚後繼續務工期間,二人搬出藍領公寓,在班車沿線的歐美小鎮租房住,每月租金1800元。此外,每月餐費1400元。休閒娛樂老鄉聚會的花銷,還有年底開支,平均一個月也得五六百元。加起來,二人每月支出接近4000元,一個月能攢下3000元就不錯了。唐銳算了一筆賬,按照現在開發區房價,僅至少30多萬元的首付,就夠二人奮鬥10年。還不包括10年裏父母養老醫療,以及生育並撫養子女的開銷。相比于唐銳夫妻這個“共同奮鬥”的例子,對於不少“90後”而言,一個月3000多元的工資,除去上網費、餐費、娛樂費用,常常所剩無幾,“月光”也不少見。

  物價上漲、生活開銷上升的背景下,務工族對工資的期望值也在上升。兩三千元工資無人問津,3000余元已成常態,4000元以上才受青睞。享受人口紅利多年的新區生産型企業,面對新形勢,年後普遍減少新增用工量。有的轉而尋求自動化生産。某一家電子企業有大約1200名員工,投入1000萬元引入工業機器人,改進生産線,初衷是為了提高産品品質,卻節省了500人的用工量。以每人平均人工年成本6萬元計算,減少支出3000萬元。所投入的成本,4個月就收回來了。

  工業機器人創業者胡健告訴記者,除了電子行業外,産品設計壽命更長的汽車製造行業正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以享受政策扶持的電動汽車最為明顯。去年以來,他的公司為新區某動力電池企業提供20台自動化配套設備,每台售價6萬元,僅此就收入100余萬元。如今,新區機器人業發展迅速,工業機器人、炒菜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等正被應用到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2014年成立以來,胡健的公司訂單量保守估計年增速30%以上。在工作中,胡健最大的體會是客戶態度的變化,原先需要向客戶推介産品,費盡口舌;現在客戶已經不需要被説服,而是表現出認可的態度,主動詢問、下單。同比去年,今年以來有意向客戶更是增長了10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