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春節因素拖累PMI再創新低

  • 發佈時間:2016-03-02 09:30:3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日發佈的報告顯示,2016年2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比上月回調0.4和0.8個百分點,表明經濟增長仍存在下行壓力。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説,2月份我國製造業PMI回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受春節假日因素影響,部分企業停工減産,製造業生産和市場需求均有所回落;二是隨著近兩個月生産經營活動放緩,企業原材料採購量繼續下降;三是由於企業員工集中返鄉,製造業用工量有所減少。

  從2月份PMI分類指數看,生産指數為50.2%,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48.6%,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下。採購量指數為47.9%,比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為近期低點。從業人員指數為47.6%,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低於去年同期水準。

  “綜合判斷,經濟仍處於底部企穩過程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説,2月份PMI指數繼續下降,表明當前經濟增長仍存在下行壓力。其中生産和採購量指數下降,應考慮春節因素的影響。購進價格指數、生産活動預期指數較大幅度提高,預示製造業生産經營活動有回暖跡象。

  中國物流資訊中心分析師陳中濤介紹,為抵消春節假期影響,企業節前提前拿到一些訂單,增加了産成品和原材料庫存。企業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産成品庫存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均明顯上升,升幅超過1個百分點。此外,資金緊張矛盾也有所緩解,反映資金緊張的企業數量減少,比重下降。

  “從調查來看,春節過後企業生産經營活動恢復陸續加快,預計3月份以後供需波動減小。”陳中濤説。

  專家指出,PMI雙回落主要是新舊增長動力轉換和供需再平衡過程中的摩擦性回落,伴有短期季節性回落。隨著春節因素消退、供給側改革利好釋放,市場主體自我調整加快同經濟環境變化磨合期縮短,預計經濟運作將逐漸恢復平穩,經濟運作的品質不斷提高,內生增長基礎不斷增強。

  2月份中國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7%,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業內人士分析,非製造業擴張速度有所放緩。指數下行主要是受建築業和批發業等行業淡季回落的影響。服務業指數表現相對穩定,指數小幅波動。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分析説,運輸、餐飲等傳統行業商務活動趨於上升,新興消費市場持續走旺。資訊消費、網路購物消費以及旅遊等行業指數水準較去年同期有進一步提升,消費結構升級和多元化趨勢進一步顯現。尤其是服務業就業向好,價格趨升,表明服務業市場的內生動力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産業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雖仍在50%以下,但較上月均有回升,意味著節後市場交易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2月房地産業的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升幅較大,升至58%以上的較高水準。在房貸、限購以及稅收等方面相關政策逐步寬鬆的大環境下,房地産企業普遍看好今年行業發展。

  結合今年前兩個月PMI表現來看,當前經濟運作仍有下行壓力,但回落主要是新舊增長動力轉換和供需再平衡過程中的摩擦性回落,伴有短期季節性回落。隨著春節因素消退,隨著供給側改革利好釋放,隨著市場主體自我調整加快同經濟環境變化磨合期縮短,專家預計經濟運作將逐漸恢復平穩,經濟運作的品質不斷提高,內生增長基礎不斷增強。

  謝亞軒認為,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需求低迷,反映政策刺激有必要進一步加大,總體來看穩增長是短期內最重要的目標。政策發力有助於短期托底,國內經濟繼續下滑的風險逐步降低,但長期內走出當前困局的關鍵仍在於結構性改革。

  本報記者張雷/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