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除了“韭菜地圖”,更要“嚴刑峻法”

  • 發佈時間:2016-03-01 13:29:37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馬紹棟

  春節剛過,我省食品安全領域的一條新聞備受關注:省農業廳、省公安廳和省食藥監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韭菜産品品質安全監管的通知》,將對全省韭菜種植面積、分佈情況、市場流向、流通方式、外省流入量等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摸底並登記造冊,凡種植面積在0.5畝以上的地塊,都納入統計範圍,繪製全國首張精準“韭菜地圖”,爭取在2016年完成網格化監管。

  與以往全面出擊、量大面廣的專項整治不同,這次專門將目標聚焦在韭菜這一個單品上,可以説打擊更為精準,從各個容易出現漏洞的環節發力,立足於從根本上消除病灶,這一點十分值得肯定。

  綜合梳理去年食品品質監督抽查資訊可以發現,以韭菜等為代表的葉菜農殘超標嚴重,幾乎月月上“黑榜”。在上半年食藥監部門組織的食品安全監測中,濟南被抽檢的7個批次的韭菜全部農殘超標。而在坊間,“市場上的韭菜都不能吃了”的説法更是人盡皆知,韭菜問題如此突出,確實應當納入“專項”整治。

  重心指向源頭當然沒錯,然而相較于農業部門所説的“韭菜地圖”,筆者認為還需更大力度的“嚴刑峻法”。既然韭菜多次被曝光,超標項目非常清楚,為何屢抽屢犯?這説明生産經營者對農殘超標的認識仍然沒有到位,對公眾食品安全和相關法律法規仍然缺乏敬畏,這就需要強有力的打擊處罰。

  其實在農業投入品領域重拳治亂的案例我省各地並不罕見。以蔬菜大市壽光為例,作為蔬菜輸出大市,菜品品質事關全國,因此當地政府痛下決心對農業投入品狠加整治。“一旦發現賣違禁農藥直接抓人,倒查到種植戶,直接旋耕機剷平土地。抓了一批人,判了一批典型案子”,此後全市農藥安全形勢得到根本性扭轉。同時,壽光也對當地面向全國的蔬菜批發市場建立起抽檢制度,發現流入的菜有問題倒查全國。

  因此,對韭菜的整治,繪製地圖是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還需配合多部門聯動的嚴格執法,一旦出現問題能倒追到源頭找到相關責任人,並將查處情況大範圍公開曝光,按照史上最嚴《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扎牢史上最嚴的監管網。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齊魯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網友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